周纪合槐花飘香的时节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找工作,点这里招聘求职房屋买卖教育培训二手市场交友相亲 ------合作推广()------ 槐花飘香 的时节 文/周纪合 又到了槐花飘香的时节。 “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 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 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憾玉珂。 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受奔波。” 唐时罗邺这首《槐花》,以白描的手法,把槐花开时玉瓣层叠,金蕊飘香,人们纷纷出门采食的情景形象地绘画出来。透过诗句,我们仿佛看到长安城外,春和景明,霸柳轻抚,菜花金黄,槐花如雪,一队队年轻女子,手挽竹篮,肩荷长杆采摘槐花,银铃般的笑声在田野的上空回荡…… 因洋槐树具有生长快、寿命长、耐瘠薄、耐寒冷,材质硬,对土壤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南北都有种植。槐花具有抗炎、消水肿、抗溃疡、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是理想的天然绿色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每到槐花含苞待放的时候,我都要自己采摘或者购买食用几次,因为我对槐花有着深深的情愫,有件关于采摘槐花发生的事情令我难以忘却。 记得那是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人人都在饿肚子,特别是到了青黄不接的春季,更是饿得心慌,荠荠菜、面条条菜、刺角(小蓟)、白蒿、苜蓿、苦苦菜、灰条条、榆钱儿……凡是能止饥饿的东西,都往肚子里收纳。槐花绽放的一天,日已过午,父母亲还未下工,我肚子咕咕直叫,一口一口吐酸水。这时,村口有人家在后院摘槐花,墙外围着我们四、五个小孩,对着树上的大哥哥央求,希望能到墙外丢一些槐花,解解大伙的馋。通过大家的请求,大哥哥扔给我们几串槐花,大伙一拥而上,抢着向嘴里塞,还砸吧着嘴直喊香甜, 连槐叶也吃下去不少。 到了一九六六年,我已经在两宜镇完小上五年级。星期天的下午,我一人在家看家。大婶的家门口有两株四五十公分的洋槐树,槐花开得十分茂密,香甜的味儿传得很远很远。那时人们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很少有好吃好喝,槐花麦饭有很强的吸引力。我就央求大婶,我去上树,让小弟弟(大婶的儿子)在树下捡拾,捋的槐花两家平分。大婶给了我一个杀猪用的挠钩和大口袋,我把挠钩向树枝上一挂,把口袋向腰里一紧,就兴致勃勃地去爬树。谁知刚爬到树半腰,树梢摇动,挠钩掉了下来,刚好插入小弟弟的头顶,鲜血顺着耳朵根流了下来。大婶拉着弟弟去卫生所包扎,我吓得跑回家将大门一锁,告诉邻居阿婆:“我去学校看宿舍去了!”一口气跑到学校,睡在床铺上一个人流眼泪。我不知道弟弟伤得怎样,也不知道父母亲知道后会怎样惩罚我。由于没有吃晚饭,又饿又害怕,久久不能入睡。半夜,起风了,破旧的窗户纸被风刮得“呼呼”作响,接着房檐又响起了“滴答滴答”的雨滴声。两宜完小处于古城西门外,是原来的普救寺,虽然神像已经搬掉,但殿宇恢弘,松柏森森,夜晚无人时,还是令人有些胆怯。这时,远处不时传来猫头鹰凄厉的叫声,望着黑洞洞的屋顶,我把头缩进被窝,不知几时才进入梦乡。 当我被嘈杂的人声惊醒时,已经时早上八点钟的样子,原来是镇上的人来学校采摘槐花。 那时的两宜完小,到处都是洋槐树,开花时节,香飘数里。借着星期天,镇上的群众呼亲唤友,相跟着到学校采摘槐花。看门的师傅是北贝村的马师,他知道群众生活的艰辛,对采摘槐花的人睁只眼闭只眼给予默许。 雨已经停了,但槐树上还是湿漉漉的,人们顾不得露水打湿了衣衫,沉浸在采摘槐花的喜悦之中。 看到马师已经默许,我把床单揭下来当作盛槐花的工具,加入到采摘槐花的群众行列之中,不时的把鲜美的槐花塞到口中充当早饭。中午,父亲到学校接我回家,没有提起伤了弟弟的事(他们原谅了我?)。我采摘的槐花除鲜食外,其余的蒸熟晾干,作为平时下饭的菜,吃了好长的时间。(还是那年,槐花盛花期已过,有的已经结出了小小的槐角,两宜街上那位冬天来学校拾红苕皮的河南大叔还来捋槐花,分明是饥饿所致啊!) 两个星期后,我碰见大婶。她宽厚地对我笑笑,没有丝毫的埋怨和指责。 后来因事再去两宜完小,学校已经全面改造升级,旧时的房舍全部拆除,槐花树也渺无踪影…… 近六十年了,每每忆起那次采摘槐花的事,还像是发生在昨天。 周纪合|牛角挂书周纪合|大荔故事新编:继父也是爹 周纪合|大荔故事新编:祸起萧墙 周纪合|笔底波澜哭元元 周纪合|状元轶事 周纪合|大荔故事新编:回汉一家亲 周纪合|玉帝巡视华山的故事 周纪合|苏东坡写诗过新年 周纪合|梅妻鹤子林和靖(一生未娶,却写出千古绝唱……) 周纪合|天平失衡以后(夜晚10点左右,一个男子报警:“我把人杀了…”) 周纪合|故剑情深 周纪合|五豆饭的故事 周纪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背后的故事 周纪合|雪中送炭 周纪合|我的八女舅舅 周纪合|红伶泪 周纪合|果园血案 周纪合|有志者事竟成马厩走出解元郞 周纪合|“打碗花”儿为谁开 周纪合|三子学艺 周纪合|呕心沥血 周纪合|李勉埋金成大义 周纪合|韩信临晋(朝邑)破魏成霸业 周纪合|以“德”选媳家兴旺 周纪合|猎人与狐狸的故事 周纪合|五彩美玉源大孝 周纪合|管鲍之交 周纪合|“一钱太守”刘宠 周纪合|大荔故事新编 周纪合|竹头木屑 周纪合|不畏先生嗔,却怕后人笑 周纪合|骨肉情深(小小说) 周纪合|大姑 周纪合|热血奔涌姚一征 周纪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周纪合|东府杨业贠安民 周纪合|“望洋兴叹”源于古同州 周纪合|古长城下书声朗 周纪合|医家称“杏林”的来由 周纪合|镰山狼事 周纪合|凤凰岭下周家寨 周纪合|智捞铁牛修浮桥 周纪合|自古英雄出少年 题词谱新篇 周纪合|雾锁镰山恨悠悠 周纪合|饺子碗里看春秋 周纪合|今古龙门颂党恩 周纪合|“鱼篮观音”在同州 周纪合|“相思树,连理枝”的传说 周纪合|我家那棵“四门醉(ju)” 周纪合|“压岁钱”的来历 周纪合|光棍开店 周纪合|新春话门神 周纪合|每到腊月扫尘时 周纪合|祖母却银全忠义 周纪合|母亲的老“北京” 周纪合|故园抗匪纪实 周纪合|苦婶之死 周纪合|杨正春回乡记 周纪合|大荔计划生育的那些事儿(完结) 周纪合|大荔计划生育的那些事儿之艰难求索 周纪合|大荔计划生育的那些事儿之三领黄牌 周纪合|大荔计划生育的那些事儿之拓荒者 周纪合|大荔计划生育的那些事儿之初出茅庐 周纪合|小巷招魂曲 周纪合|老姨 周纪合|杏林香飘满秦川 周纪合|奢靡之风不可长 周纪合|一只小皮箱——写在纪念 战争胜利70周年 周纪合|赤子之心化作书香 周纪合|东府名师数“甲老” 周纪合|平王还是“冯王” 周纪合|两宜镇原是“两女镇” 周纪合|镰山红叶说柿子 周纪合|太夫雷村的来历 周纪合|老君寨的传说 周纪合|柳池村的故事 周纪合|知书达理加里村 周纪合|金水村及其传说 周纪合|华原渔村的前世今生 周纪合|蒙泉美丽说西庄 周纪合|双泉镇的来历 周纪合|海市蜃楼龙池村 周纪合|同州飘来桂花香 周纪合|短篇小说:十月霜天枸杞红 周纪合|大荔长街上的女贞香 周纪合|麦黄时节 周纪合|春燕啼血(大荔:发生在年的真实故事……) 周纪合|沙苑趣事(大荔沙苑“孤儿水生”的故事,这就讲给你听) 周纪合|我的读书岁月 周纪合|贝家庄往事 周纪合|大荔故事(天贵见银失诚信天道轮回报子孙) 周纪合|知恩图报野鹊村(“结草衔环”,发生在大荔西野村的故事……) 周纪合|阳春犹记腊月寒(发生在范家镇的灭门惨事!) 周纪合|紫燕筑巢家吉祥(邻居二大爷说“燕子筑巢,吉祥之兆。”) 周纪合|雨游同州湖 周纪合|我家的“古董” 周纪合|搜肥记 周纪合|八年背馍求学路 周纪合|西高城往事 周纪合|那年那雪那白鸽 周纪合|二嫂 周纪合|辛亥革命烈士严飞龙(好汉出大荔,一名革命烈士的故事,在此揭开!) 周纪合| 大荔 周纪合|马吉甫一生奋斗求解放 周纪合|马革裹尸在疆场魂归故里启后人 作者简介周纪合,大荔县两宜镇人,生于年正月。自幼热爱写作,虽身世坎坷而奋斗不止。从政近40年,与人为善,与世无争。老来以舞文弄墨为乐,有百余篇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在中、省、地报刊杂志刊出。愿做一丛路边小草,与世界增添一抹绿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zz/10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浅谈风药
- 下一篇文章: 百味功效类似中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