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知识。

一、名词解释

1.中药炮制是指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制药技术。

2.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而成的原料药材。

3.中药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和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4.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按一定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品。

5.清炒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置于温度适宜的容器内,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不断翻炒,并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方法,称为清炒法。

6.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制,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色泽加深,或鼓起爆裂并透出香气的方法。

炒焦: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用中火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内部色泽加深并透出焦香气的气味的方法

炒炭:将净选或切制之后的药物置于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和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存性的方法

7.加辅料炒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共同拌炒的方法。

8.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方法。

9.煅法: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置于适宜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

10.煅淬法:有些药物煅红后,还要趁炽热投入到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浸淬。

??蒸、煮、燀法属于水火共制法

11.蒸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装入蒸制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蒸至规定程度的方法。

12.煮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辅料(固体辅料应先捣碎)或不加辅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共煮的方法。

13.燀法:将净药材置于多量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除去或分离种皮的方法。

14.复制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的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15.发酵法:净制或切制后的药,在一定的温度和温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发酵要求室温以30℃~37℃为宜)

16.发芽法:新鲜成熟的果实种子,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萌发幼芽的方法。

17.制霜法:药物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渗透析出细小结晶,或用其他方法制成细粉或粉渣的方法。(去油制霜法、渗析制霜法、升华制霜法、副产品制霜法)

18.烘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用文火间接或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方法,称为烘焙法。

19.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成细粉后,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的特点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二、简答题

1、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

第二部炮制专著––缪希雍《炮制大法》

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清代炮制专著

2、中药炮制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药品管理法》)

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饮片质量通则》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3、制药原则:

①、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

②、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疗效。如盐制知母

③、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南星毒

④、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如米泔水制苍术

具体方法:

制其形:改变外形、药用部位

制其性:改变性能

制其味: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

制其质:改变质地和性质

三、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三、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1)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1、四气:寒凉温热(平性)

2、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有三种情况:

①一是“反制”,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栀子

②二是“从制”,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胆黄连

③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为清营凉血之品,而制成熟地后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中药炮制的目的:毒去效存,最主要的目的是减毒增效,满足临床需要。

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性

3.增强药物的疗效

4.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

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6.便于调剂制剂

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

8.利于服用

四、中药常用的炮制辅料

四、中药常用的炮制辅料

(1)液体辅料

①、酒。作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适用于黄芩、黄连、大黄、白芍、续断、当归、白花蛇、乌梢蛇。

②、醋。作用: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

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解毒,矫味矫臭。适用于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莪术、香附、柴胡。

③、蜂蜜。作用:调和药性。

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适用于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百合、桂枝。

④、食盐水。作用: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矫味。

炮制作用: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适用于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车前子、砂仁、菟丝子。

⑤、生姜汁。作用: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适用于厚朴、竹茹、草果、半夏、黄连。

⑥、甘草汁。作用: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炮制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适用于远志、半夏、吴茱萸。

⑦、黑豆汁。作用: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滋补肝肾。

炮制作用:增效,解毒。适用于何首乌。

⑧、米泔水。作用:益气,除烦,止渴,解毒。

炮制作用:清热凉血,利尿和中,吸附油脂。适用于苍术、白术。

⑨、胆汁。作用: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

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燥性,增强疗效。适用于胆南星。

⑩、麻油。作用:清热,润燥,生肌。

炮制作用:酥脆体质,降低毒性。适用于马钱子、地龙。

(2)固体辅料

①、稻米。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

炮制作用:增效降毒。适用于党参、斑蝥、红娘子。

②、麦麸。作用:和中益脾。

炮制作用: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适用于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

③、白矾。作用:解毒,祛痰杀虫,收敛燥湿,防腐。

炮制作用: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适用于半夏、天南星。

④、豆腐。作用: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

炮制作用:降毒,吸附,去除污垢。适用于藤黄、珍珠、硫黄。

⑤、土。作用: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

炮制作用:增效,降低刺激性,吸附,中间传热体。适用于白术、当归、山药。

⑥、蛤粉。作用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适用于阿胶。

⑦、滑石粉。作用:利尿,清热,解暑。

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适用于刺猬皮、鱼嘌胶。

⑧、河砂。

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适用于穿山甲、骨碎补、狗脊、龟甲、鳖甲、马钱子。

⑨、朱砂。作用:镇惊,安神,解毒。

炮制作用:适用于麦冬、茯苓、茯神、远志。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外观质量:净度、形色气味、包装等;内在质量:水分、灰分、浸出物、有毒及有效成分、卫生学检查等;

五、净选加工

五、净选加工

1.净选加工的含义: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方法。

目的:

1)分离药用部位

2)除去非药用部位保证剂量准确和减少副作用,如山茱萸去核、枇杷叶去毛等

3)将药材分档

4)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5)简单加工

2.清除杂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

3.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去根去茎、去枝梗、去皮壳、去毛、去心、去核、去卢、去瓤、去头尾、去残肉、去杂质及霉败品。

4.其他加工:碾捣、制绒、拌衣、揉搓。

六、饮片切制

六、饮片切制

饮片切制的目的:

1.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2.利于炮炙,便于控制火候和辅料均匀吸收

3.利于调配和制剂

4.便于鉴别

5.利于贮存

切制前的水处理目的:

1.软化药材,便于切制

2.调整药性,降低毒性

3.洁净药材,除去泥砂杂质

原则:“少泡多润,药透水尽”。

常用水处理方法:有淋法、洗法、泡法、漂法、润法

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弯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手握法、刀劈法。

饮片的切制方法

①、手工切制

②、机械切制

③、其他切制方法(对坚硬的木质及动物骨、角类药材)

镑,刨,锉,劈。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1.败片在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不符合切制规格和片型标准的伙片,统称为败片。主要包括连刀片、掉边与炸心皱纹片、斧头片、破碎片、斜长片等。

(1)连刀片(蜈蚣片):是饮片之间相牵连、未完全切断的现象。泰药材软化的外部含水量过多鱼刀具不锋利,亦或刀与刀床不吻合所致。如桑白皮、黄芪、厚朴、麻黄等。

(2)掉边(脱皮)与炸心:掉边系指切出的饮片外层与内层相脱离,形成圆圈和圆芯两部分。炸心系指切出的饮片髓芯破碎。系药材软化时,浸泡或闷润不当内外软硬度不同所致。如郁金、桂枝、白芍泽泻等。

(3)皱纹片(鱼鳞片):系指饮片切面粗糙,具鱼鳞样斑痕。系药材软化时,“水头”不及,或力具不锋利,亦或刀与刀床不吻合所致。如三棱、莪术等。

(4)斧头片:系指切出的饮片-边厚.边薄,形如斧头从系药材软化不透,或认具不锋利,或刀与刀床不吻合,水戴操作技术不熟练,进料不均匀所致。

(5)破碎片:系指饮片不完整,或呈破碎状态的现象。索刀具不锋利,或软化不当,亦或(送带送药时挤压过度所致。如大黄、川芎、防风、苍术、羌活等。

(6)斜长片:系指饮片出现斜而长的现象。系药槽内的药材没理顺,或斜放,或横放所致。如白芍、大黄、当归、独活、佛手等。

2.翘片系指饮片边缘卷曲而不平整的现象。系药材软化时内部含水分太多(伤水)所致。如槟榔、白芍、木通等。

1.清炒法

(1)炒黄:牛蒡子、决明子、槐花、葶苈子、芥子、紫苏子、苍耳子、菜菔子、使君子、王不留行、酸枣仁、火麻仁

(2)炒焦:山楂、川楝子、栀子、槟榔。

(3)炒炭:大蓟、小蓟、地榆、干姜、乌梅、白茅根、蒲黄、荆芥。

2.加辅料炒法

(1)麸炒:苍术、枳壳、枳实、薏苡仁、僵蚕、芡实,

(2)米炒:斑蝥、党参。

(3)土炒:山药、白术。

(4)砂烫:龟甲、鳖甲、穿山甲、鸡内金、骨碎补、马钱子。

(5)蛤粉烫:阿胶。

(6)滑石粉烫:水蛭。

3.炙法

(1)酒炙:黄连、大黄、白芍、龙胆、乌梢蛇、蕲蛇、丹参、当归、川芎、牛膝、续断、威灵仙、蟾酥。

(2)醋炙:芫花、柴胡、香附、青皮、郁金、艾叶、延胡索、三棱、莪术、五灵脂、乳香、没药。

(3)盐炙:黄柏、知母、泽泻、车前子、小茴香、益智、杜仲、补骨脂、砂仁、菟丝子.

(4)姜炙:厚朴、竹茹草果。

(5)蜜炙:甘草、黄芪、麻黄、马兜龄、百部、旋覆花、前胡、桑白皮、百合、槐角。

(6)油炙:淫羊藿、三七蛤蚧。

4.煅法

(1)明煅:白矾、皂矾、石膏、钟乳石、赤石脂、龙骨、石决明、牡蛎、瓦楞子。

(2)煅淬:自然铜、赫石、磁石、阳起石、炉甘石。

(3)扣锅煅:血余炭、棕、灯心草、干漆。

5.蒸煮燀法

(1)蒸法:黄芩、桑螵蛸、玄参、木瓜、人参、地黄、黄精、肉苁蓉、山茱萸、五味子、何首鸟、藤黄。

(2)煮法:川乌、草乌、远志、吴茱萸、硫黄。

(3)燀法:苦杏仁。

6.复制法:半夏、天南星(含胆南星)、白附子。

7.发酵、发芽法

(1)发酵法:六神曲、半夏曲、淡豆豉。

(2)发芽法:麦芽、大豆黄卷。

8.制霜法:巴豆、千金子、柏子仁、西瓜霜。

9.其他制法:蜈蚣、肉豆蔻、木香、葛根、芒硝、朱砂、雄黄、滑石、竹沥。

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童谣里唱,“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是春节的前奏,民间这天有喝腊八粥的风俗。喝了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寓意“年味”一天浓似一天,喝了养心养胃的腊八粥,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今天腊八节,大家喝腊八粥了没?

本期整理:娄梦情

美工创意:杨妍

本期校对:杨妍

本期编辑:杨妍

终审:邰本玮

17级药学系中药学本草致远工作室

倾情出品

遇见本草宁静致远

请猛戳右边







































常见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lan.com/zyhj/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