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争了肥胖的官方定义来了上篇胖子
肥胖对于死亡率趋势有明显影响。目前,全球性肥胖流行对于寿险产品定价和寿险承保具有重要意义。 衡量是否肥胖的三个标准: A)体重指数(BMI),即体重(公斤)/身高(米)2 世界卫生组织将BMI高于30的人群定义为肥胖人群,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正常人的标准为18.5-23.9,低于18.5为消瘦。 BMI≥24时为“危机健康”的超重; BMI≥28时为“高度危及健康”的肥胖; 体重指数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主要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但肌肉发达者BMI高却不一定肥胖;而骨架小和少肌肉的人,可能已经肥胖而BMI并不高。 BMI定位24/28为两个界限是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得出的。BMI超过24时,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B)腰围 界定肥胖的另一个指标是腹围,男性正常腹围在85厘米以内,女性在80厘米以内,超过这一指标也视为肥胖。 此外,胸腹围的比例也很重要,一般正常人均表现为胸围大于腹围,而腹围大于胸围者,多数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及肝硬化,腹围越大,死亡率越高。 C)体内脂肪含量 以生物电阻抗法相对简单,男性正常值为12%-20%,当≥25%时为肥胖;女性正常值为20%-30%,当≥33%时为肥胖。 肥胖的原因不明,但导致的原因可能是遗传,内分泌代谢紊乱,心理疾病,缺乏运动及社会因素等。其中最主要因素为食入热量过高,每天的热量摄入大大超过了身体热量的消耗,造成体质的存储和堆积,因而引起肥胖。 新近研究证实,睡眠不足可引起脂质代谢中脂肪酸氧化能力下降,血液中一氧化碳敏感性降低,也是导致肥胖的危险因素。 目前,国际上已将肥胖定为一种疾病,成为肥胖症。 肥胖是一种行为性疾病,我国20岁以上的肥胖者已超过万,超重者已达3亿!在大中城市中,肥胖人数达到40%,7-12岁小学生是整个群众中超重和肥胖增长最迅速的一部分人群。 请转给您身边的朋友,以上文字参考文献《保险医学实用手册》,下一篇《胖子的危险》。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zz/6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肥胖已被医学定义为百病之王,癌症之首看
- 下一篇文章: 气温骤降明晚最低9邵阳好天气还能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