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回家,在村里看到长满了一串串榆钱儿的榆树,让妹妹去折了一枝下来,我捋了一串放进嘴里,虽然有点老了,但是还是记忆中的味道。“可惜我们回去晚了,要是早几天,榆钱正嫩时回来,可以多采一点蒸榆钱饭呢。”和同事一起去吃饭,上了一道槐花饼,“新槐花这么早下来了?”大家感到很兴奋,每人都尝了几筷子,一致认为:没有槐花的香味,是去年的槐花。农村长大的孩子,谁的舌尖上没有新鲜槐花的记忆呢?我们村庄里,谁家的房前屋后,不种着几棵杨柳榆槐呢?柳花儿和杨树芒能吃,我是来城里之后才知道的。小时候还真的没吃过,在饭店里吃饭,有时会吃到几盘看不出是什么的凉拌菜,尝不出来是什么味道,问了服务员才知道是柳花(就是春天在柳枝上长出来的小穗子老了就变成柳絮到处飞的那个),还有杨树上掉下来的杨树芒子。城里人真会玩,原来连这个也能做来吃。但是槐花和榆钱儿的味道,我们都熟悉,不用问也知道,那可是我们童年的大爱啊。每年清明左右,榆钱儿最先绿,榆树上不光榆钱儿可以吃,榆叶也可以吃,味道也还行。老人们说,闹饥荒的时候,人饿极了连榆树皮都吃。到五一,槐花差不多就开了。洋槐树上只有花可以吃,洋槐的叶子可以含在嘴里当哨吹。还有花开时有蜜蜂飞来飞去的采花蜜。榆钱儿和槐花都是可以生吃的,我们小时候都是拿把镰刀绑根竿子伸到树上去勾,勾下来后也不洗,撸下来直接往嘴里就塞。榆钱儿的味道闻起来不太香,吃在嘴里是清淡的甜味,槐花就霸道得多,它开的时候村里村外全是它的香气,而且吃起来也很甜,烙成饼也带着它的甜味。我们那里最常见的做榆钱儿饭的方法,一般就是放上盐和面放在锅里蒸“粑啦子”。槐花呢就是放上面粉和盐放锅里烙饼。在网上看到,榆儿儿和槐花还有好多别的吃法,切碎了打上鸡蛋包饺子,煮粥、做汤,和进面里蒸成小窝窝头小馒头,榆钱的绿,槐花的白,不光颜色好看,吃起来也很好吃。看得不喜欢下厨房的我也十分想自己动手去试一下。这几年发现好多地方出现了一种红槐花,花和白槐花差不多,但是颜色非常鲜艳,据说有毒,不能食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个很红的歌手叫程琳,她曾唱过一首《采榆钱》的歌:“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了榆钱不是贪图那玩耍奶奶要做饭让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儿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东家妞西家娃你们没有尝过它村前绿村后花榆钱儿不再当饭茶虽说不再当饭茶味道却还是不差不信问奶奶听她咋回答尝一口永远不忘它”关于槐花也有很多歌,最著名的是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但是却是一首情歌。榆钱儿和槐花,味道很美,营养丰富,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早些年青黄不接时,它们曾替代粮食和蔬菜填饱人们的肚子。现在,大棚蔬菜遍地是,来自天然的它们,却是难得吃到的珍品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yx/1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