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于扬李玉坤电冰箱、洗衣机、缝纫机,曾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里人结婚的“三大件”。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变迁,有的物件已被淘汰,有的物件则成为了大众家庭普通生活用品,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周口市的国槐街,这些老物件重新出现在街头,成为民俗微景观,给背街小巷增加了几分历史厚重感。周口市的国槐街,是一条小街道,距今有40多年的历史,它一头通向沙颍河堤,一头连着周口市区的人民路,因为街道两边种植着国槐树而得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周口市有关部门对这条小街道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它已经成为充满怀旧情怀的网红打卡地。3月23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漫步国槐街看到,两侧是古色古香的门头,青砖黛瓦,飞檐翘角,仿古造型的建筑交相辉映,雅趣横生。三三两两的市民闲坐在亭子内谈笑风生,尽享城市一角的慢生活。街道东侧,精心打造的“民俗微景观”引人注目,摆设的怀旧物件唤醒不少人的青春记忆。高低柜、酒柜、老式洗漱架,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缝纫机等,让不少驻足观看的市民回想起了自己的奋斗足迹。“这洗衣机还是双筒哩,当时能买得起的家庭也不多,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30多块钱,后来成了厂里的师傅,工资涨了,也买得起洗衣机了。”一位66岁的大叔深情回忆说。“你看,这个高低柜还是铜把手,做工也可精美,俺家也有一件跟这差不多的,包括墙上挂的这种老式相框,那时候不像现在有手机随时可以拍照,都是逢年过节全家人才去拍个照片。”家住国槐街附近的马先生,看着街头的民俗微景观若有所思地说。“从春节前到现在,我至少为30多对新婚夫妇在这里拍婚纱照了,别看都是年轻人,但是对这些父辈们的记忆,他们还情有独钟。不得不说,现在的国槐街成了大家拍照的网红打卡地。”从事摄影行当的市民刘先生说。来源:大河报·豫视频编辑:周口运营中心审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yd/1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