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大家都会刷牙,不少人从小孩时期已习以为常。但我们也经常时不时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在古代,如果没有牙刷和牙膏,岂不是人人一口大黄牙?淑女们之所以“笑不露齿”会不会多多少少有这个缘故呢?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聪明的古人同样也爱干净。

(朱唇皓齿)

古人刷牙的办法层出不穷:以手揩齿、咀嚼杨柳枝,植毛牙刷……

东汉时,古人发现晚上漱口比早上更为有效。书里记载“饮食之毒,积于牙缝,于当夜晚洗刷,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故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倡导大家晚上要漱口。

到了三国时期,古人用丁香来祛除口腔中的异味,曹操就曾经送鸡舌香给诸葛亮,这里的“鸡舍香”,就是丁香。

等到隋唐时期,刷牙这件事情就不是达官贵人的专利了,平常百姓也开始注重仪表姿态,所以人人开始用手刷(抠)牙,甚至还发明了洁牙剂——盐。

最早的刷牙工具就是柳树枝,晚唐时期,将杨柳枝泡在清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

将杨柳枝嚼成纤维状,蘸着盐或“牙膏”擦牙,这一保护牙齿的方法被唐宋以来多种医书所载入,并强调其祛风消肿止痛的功能,明代的李时珍也说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在六朝“杨柳枝”传入中国以前,我们的先民唯知漱口.

六世纪的南梁时期,刻于石碑上的《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上说:“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说的是“口齿乌髭”这种东西,是用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

对牙齿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作用,还兼可乌发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药物牙膏还要神奇。“口齿乌髭”实在可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牙膏。

据上述碑文,这种疗效神奇的牙膏被用来“揩牙”,而非刷牙,是不是说我国古代没有牙刷?其实,用手指抹些牙粉牙膏揩牙只是古代保持口腔卫生、防治牙病的方法之一,此外,不仅有用中药煎汁漱口,还有刷牙护齿的方法。

年由考古发掘,从公元年的辽代墓葬中出土的两把骨质牙刷柄,就足以说明,中国的使用牙刷洁齿,少说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宋代,刷牙作为一项卫生保健措施,在社会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用马尾巴牙刷蘸清水,洒上牙粉,左刷刷,右刷刷……打住,用的可不是现在这样液态分子的“一起微笑”抗色素齿龄逆转牙膏哦,而是苦参磨成的粉末。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临安城中的货郎沿街叫卖日用杂货,牙刷是其货担上的常供货品之一。

可见,作为南宋首都的杭州城中,市民普遍有刷牙的习惯,因此才需要货郎们把牙刷送到千家万户。这本书里还罗列了临安的著名店铺,就有“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可见,当时已经有专门生产、经营牙刷的专门铺子了呢!

到了元代,牙刷和牙膏基本就已经有了,牙刷用短簪削成,马鬃作毛,扫清污秽,这也就是现代牙刷的雏形了,也是real不容易啊!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在那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s/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