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107/96042.html

槐花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称为“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本品气微,味微苦。槐花以花整齐不碎,色黄者为佳;槐米以花蕾多、色黄绿者为佳。生用、炒黄或炒炭用。

性味

药性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

生用。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01

/

21

应用

1.血热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 本品性属寒凉,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之证。因其苦降下行,善清泄大肠火热,故对大肠火盛之便血、痔血、血痢最为适宜。用治新久痔血,常配伍黄连、地榆等,如榆槐脏连丸(《成方便读》);用治血热便血,常与荆芥穗、枳壳等配伍,如槐花散(《本事方》)。

2.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本品味苦性寒,长于清泻肝火,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可单用本品煎汤代茶饮,或配伍夏枯草、菊花等药。

典籍

性苦寒,走下焦,凡因肝经热郁,而见痔血肠风,以及阴疮湿痒诸症,治之皆效,以其气理纯阴,为凉血要药,故能除热、散结、清火而止血也。槐花功用与槐角相同,尤能清肺止衄血。《药效随笔》

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本草纲目》

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目得血而能视,赤肿乃血热之病也。肠血痔血同柏叶微炒为末,乌梅汤服。肠风脏毒,淘净炒香为末。肠风荆芥汤服,脏毒蘸猪脏日日服之。但性纯阴,阴寒无实火禁用。《本经逢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s/1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