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兴华散文力作推送老屋的香椿树
老屋的香椿树文/孟兴华编辑/磐石我的老家居住在雍山北麓的灵山脚下,坡大沟深的毛沟坡村。村居坡上坡下依崖而居窑洞是古老居住形式。如今沟崖畔见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穴居式的民居至今还存在,坍塌破败的土窑洞诉说祖父辈艰难生活的活文物。早年母亲在刚修好的窑洞前院子里栽了两棵香椿树。窑洞修好了,做门窗没有木板,先用生产队玉米秸秆扎门栅遮风挡雨。母亲说,刚修好窑洞的门框是椿树木。椿树来自门前深沟壑,夏天里天下暴雨,椿树在沟边上,被水冲下了山顺沟漂流下来,雨停了你父亲和家门晚上就给咱扛了回来。树枝做了柴火烧,树身就锯成门框,可是还没门板,就欠账,在私人屋里锯木做了个门扇。咱屋前两棵香椿树里你爹那年栽的。现在这两棵香椿树都有碗口那么粗了。为了每年掰香椿芽放便,所以没有让其长得很高。每次回到家,两棵树之间拴上摇篮,成了孩子争抢荡秋干的玩具。从此,我家和香椿树有着不解之情。香椿树每逢春季,口粮久缺,掰香椿充饥荒成了人们度春荒的救命草!新窑住上后,门口连棵树都没有。那年代烧柴要到集体树林里去拾。母亲说咱们要栽树。去大山干活遇见树苗,我们就连根带土挖回来,栽在门前就慢慢有了杏树,桃树,楸树,槐树,桐树等。门前坡上坡下沟里栽洋槐。因为洋槐树的特点是耐干旱,耐瘠簿,易生长,繁殖快。父母亲去树林里挖了二十三棵洋槐树苗,到现在己长了三十多年,满满一沟。每逢春夏之交,开遍沟洼的洋槐花幽香沁人。父老乡亲采摘洋槐花做成的麦饭,曾经是春天里最有营养的食粮。为啥栽树,就是树慢慢长大后,就不用再去树林里折树枝扫树叶,门前树上枝叶够日常的柴火烧了。我从电脑上查看,香椿树古代称香椿为椿,臭椿为樗。儿时我都能一眼辩认出来,是香椿还是臭椿。看颜色香椿油亮,闻气味臭椿味道常让人难接受。香椿树喜光,较耐湿,抗寒能力强,特别好养活,从不选择地方,有土就能生长。香椿树还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只要有一棵大的香椿树,旁边繁衍的都是一棵棵小苗。门前沟畔随处可见的香椿树,伴我童年玩耍荡秋干,欢乐的笑声依然能寻得见。父亲在县城工作,每次回家都会带走许多腌制的香椿,让单位同事尝鲜解嘴馋。那时侯洗净生吃都是很美味的,不像现在调个香椿放点香醋,点缀点香油,极致的美味。香椿分为紫香椿和绿香椿两类。紫香椿一般树冠比较开阔,树皮灰褐色,芽孢紫褐色有光泽,香味浓,富含油脂,所以,我们称为油香椿。恰在清明过后谷雨之前是最佳采摘时段,价格也能卖到五六十块钱一斤,另一类是绿香椿树冠直立,香味稍淡一点,价格也就在十几块钱一斤。老屋窑门前有两棵大的油椿树,每年母亲让叔采摘大部分卖掉可以补贴家用,看着够了大半袋子也顶多二三斤,卖不过几个钱的,剩下的腌制着吃,能让一家人大半年的咸菜了。每到采摘香椿芽季节,哥哥早给准备了长长的竹竿,一端挷上铁钩哒用铁丝拧紧了。来到沟畔崖楞坎上的大椿树下,时着刚出的香椿嫩芽,慢慢的用力收紧,一拽就听到咔的清脆声音香椿枝头掉了下来,站在树下的小伙仲争先恐后抢捡地下椿芽,争抢不断闹戏嬉…,下午放学早拿看竹竿奔谁家有就掰谁家的了,胆小的看爬到树狠上的春媳妇,扑闪扑闪双翼的花蝉彩翼衣,我捉了很多玩后又放飞了,邻里间也都是吆喝着邀我们掰,村里椿树多,从不计较的香椿树越掰越旺盛。我们采摘后拿回家,让母亲凉调着吃或香椿炒鸡蛋。一家人分享我们果实,让小小的我们很自豪!如今回到老屋那两棵香椿树树冠大的很,根深叶茂。又是一年春草绿,回到久别的村庄要见香椿树要到早已废弃荒草丛生的老屋窑洞,沟里长着母亲栽种的香椿树,村庄人去屋空,满树香椿上了年纪的父母在家留守,到长出嫩芽香椿芽的气味很独特,富含各种维生素,能止痛消炎,能健胃消食,成为城乡四季享用的绿色疏菜,品着宾馆酒宴上的香椿芽,家乡的香椿,使我终生难忘。香椿芽一道西府独特的地方名吃,吸引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农家宴上品着色香味极佳的美食,喝着西凤酒美酒,让人唇齿溢香,幽香沁人回味无穷!年03月12日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孟兴华,六六年生,陕西凤翔人,毕业西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现就职于陕西西风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八O一车间。业余爱好写作,市县楹联协会会员,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c/12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宅不栽五阴之木,房前屋后不能栽5种树
- 下一篇文章: 姓名学诗经取名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