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立夏“,太阳是他的脑袋,青梅是他的眼睛,泡桐花是他的鼻子,山桃树是他的长腿。创作者:女贞、皂角、小羽毛、小麦)一 是什么标识着季节的流转呢? 物候。 作为最能反映物候现象的植物,其生发、开花、结果、落叶,就像一个个奇妙的符号,对应着相应的时间。 谷雨节气一过,从四月下旬到五月初,柳花、杨絮逐渐飞尽。走在路上,忽然看到田旋花开了,玫瑰花开了,楸树花开了,这些都是我今年看到的第一朵。小苦荬处于盛花期,阳光一照,遍染金黄,在草地上铺成一片。 去地铁站的路上,一眼看去,新开花的植物有:刺槐、香花槐、金银木、柽柳。这几种植物花期有半个月左右,刚好处于谷雨和立夏之间。 二人们常把燕子作为春天的信使,据我观察,在北方,到了暮春,燕子才多了起来。 开车时,经常看到它们从车前掠过;独立桥头,一只又一只在头顶飞过;取快递时,一群燕子在低空盘旋......顺着墙角搜寻,共发现十几只燕巢。这边是廊道,通风、干爽,同时很多水泥横梁又能够确保防风。燕子太聪明了。 稍微靠近,燕子就警惕起来,一边发出戛戛的叫声,一边在巢边飞绕。好像在说:“不要过来,谁敢伤害我的燕宝宝,我跟谁拼了。” 我微笑以对,“我只是远远地看看,看完就走。” 燕子似乎明白了。 三有次,站在阳台往下看,忽然发现树阴。像发现了宝贝,也像第一次看到树阴那样开心。 从此,看到的树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浓。 夏天终于来了。 验证于诗词,惊讶地发现古人对初夏的感受,首先也是来自于树阴。 宋代曾几写道:“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梅子黄时、黄鹂婉鸣当然是暮春初夏时节。绿阴也很有意思,如果仲夏,就是浓荫了,晚夏就有转黄的迹象,当然是初夏给人的新鲜视感最好。 杨万里有名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千年前诗人眼中的初夏,到了今天依然清新如初,而树阴也永恒成一个爱美的人儿。 四虽是一个小小的园子,每个季节都会发现新的植物。 这个“新”当然仅限于此园子。经我手记录,已有近百种。 去赤桥下察看香蒲,远远望见,一朵黄菖蒲的花冒出来。走近再看,还有薹草,还有水葱,还有千屈菜...... 原来,水生植物自成一家,在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悄悄地长这么大了! 在“小山”上发现了马兰和构树。杨、柳、白蜡的“毛毛虫”都落了,构树的“毛毛虫”出来了,挨挨挤挤地挂满树梢。 有两株树,叶子一团一团的,我站到大石头上,勾过来一枝,仔细数。一团大概有5片叶子,其中一片掌状三裂。再够另一枝数,又变了。找不到什么规律。小枝上挂着一串串果子,和国槐的一模一样。我疑心看花了眼,以为是旁边树木的;确定无误后,仍不相信,会不会是嫁接上去的,但又不像。把这两个特征描述给朋友求教,才确定为:蝴蝶槐。 多么美丽的名字。我恍然大悟,蝴蝶二字,大概便取自于那团团的叶子吧。 五夏季节气观察活动,组成了一个小班。 先讲节气文化,原来夏的甲骨文好生动啊。上下结构,上为“日”,下为一个跪着的人。看到大太阳底下待着一个人,无遮无蔽,任凭烤炙,这就是夏。夏又和中国的第一个朝代相联系,又和我们这个民族相联系。许慎有言:“夏,中国之人也。” 在古代,立夏这天,皇帝会身着赤色衣服,佩带赤色宝玉,坐着赤色马匹拉着的赤色马车,统率群臣,浩浩荡荡地去郊野迎接夏天的到来。简直像太阳家族出游一样,先有一股热气扑过来。 再讲节气诗词。有杨万里的《小池》和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诗中关于夏天的意象非常丰富。孩子们当然不懂意象,我让她们找出表示夏季特征的事物,仍有些蒙。大概她们还不理解这首诗在说什么吧!朗诵的节奏感,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 吃饭时,和朋友说到这个问题。能感受到节奏的美感也是不错的。多带读几遍。 立夏节气需要留意和观察什么?通过诗歌和引导,已经有了初步的答案:蜻蜓、蝴蝶、小荷、树阴、白昼变长...... 六转园子非常有趣。从门口的皂角树、泡桐树、白蜡树、桑树,直到柳树、海棠、榆叶梅、山桃树、山楂树,这些特征明显的树木,被我们看了个遍。孩子们任意发言,任意停留,任意玩耍。地上两只大蚂蚁顶架,我瞥见后引导她们蹲下来看,胆大的小羽毛捏起来放在自己手上。这正好体验触摸感和锻炼勇气,我首先从小羽毛那儿接过来,感受蚂蚁“踩”在手臂上麻麻的触感,然后鼓励其他小姑娘尝试一下。目的在于减少对昆虫的敌意和惧怕,和人一样,这些小生命是我们地球的一部分,它们有自给自足的生活空间。 为“立夏”叔叔创作肖像画,意在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合作能力,把具象(立夏物候观察)和抽象(“立夏”是不存在的)结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课程的内容仍然有些多。最后的自然笔记,尤其是作文部分没有很好地完成。手工活动部分,干脆把材料直接发给孩子们。槐花多半老了,带着孩子到园子外边,翻围栏、踏草丛、攀枝折叶,总算觅得一些。 不知道妈妈给孩子们做的是槐花炒蛋,还是槐花饼?或者更好的美食? 写到这里,蒸槐花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家乡的味道,也是儿时的味道。妈妈刚从锅里端出来,篦子还没放稳,便对着我和妹妹大声喊道:“蒸好了,快过来吃吧!” 补记:谷雨到立夏,四次扬沙天气,即沙尘暴。每次刮起来,树木疯狂摇动,空气很快变得昏黄不清;走在路上,尘沙扑面。谷雨之后,又刮过三次。来津六年,到了五月份还有这样的天气,尚属首次。 5月5日立夏,之后三天,每天大风扬沙。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这是灾害天气。在家乡,要收的麦子遇到连雨,要隔的油菜遇到狂风,农民都会不安而丧气。 谷雨节气前一天,4月19日,最高气温达到28℃。活动时,都想往凉亭里待着。半个多月以来,直到今天,最高气温仍未能突破。 一位家长朋友说,往年的五月份,很多人穿裙子和短袖。今年大家多还穿着外套。 五一外出,看到水田里新插的秧苗。 .5.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zyhj/8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气最高3310级阵风最新沙尘
- 下一篇文章: 打理我家小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