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吗 http://www.sjqbdf.com/

最近几年,九蒸九晒这一词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但什么是九蒸九晒?什么需要九蒸九晒?为什么九蒸九晒?

想必各位不是很了解。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关于九蒸九晒的一些认识。

先说下什么是九蒸九晒

凡九蒸,必用竹笼、柴火。凡九晒,必日光曝、阳干。

一丝不为简,则为古法。

“九蒸九晒”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又称“九蒸九曝”、“九制”,是我国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药材炮制方法和工艺。九蒸九晒按字义来说就是蒸九次,晒九次,也就是需要反复对药材的蒸晒,它多用于滋补药材类,目的就是修改药性,增强补益作用。九蒸九晒法以中医中药为基础,具体是根据药材自身性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工处理技术。中药材采用九蒸九晒法进行炮制的目的便是使中药材最大限度发挥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以便更好满足临床“增效减毒”的需求。查阅我国古代医药文献,发现有很多中药材采用了九蒸九晒法进行炮制。

九蒸九晒,是一个经水火锻炼,茵蕴运化的转化改性的过程,这不是化学反应可一蹴而就,不是分子裂解的机械思维可以理解的,是典型的中医思维。另外九为阳数之极,九制从数理上讲在于阳气推动阴质运转变化,这才是中医思维。九蒸九晒的制法简称“九制”,很多古籍都有记载这种制法。蒸时为水,晒时为火,九次水火交融后,补而不腻、行而不滞、缓而不峻,可以久服。不惟黑芝麻,首乌、黄精等药材也通行此制法。黑芝麻的九制之法不仅孙思邈,陶弘景、葛洪等也都记载过,但后世真正亲力亲为按照古法纯手工制作的人却并不多。

那么九蒸九晒有什么要求呢?

我们先从制作方法上来了解一下蒸通常指隔水用蒸汽蒸煮药材,而古人对烧火的材,盛药材的容器、蒸药材的水以及蒸药的节气时辰均有要求。

比如对柴火的要求:

李时珍曰∶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得火则拔引毒瓦斯,而祛逐风寒,所以能去腐生新。《抱朴子》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能助药力,除风寒痹诸痛,久服终身不患风疾故也。

比如对容器的要求:

容器多以陶器、竹编框为佳。用水、节气及时辰等则视药性及药的用途(用于何症)而定,无法一一罗列。

比如对水的要求:

在蒸药时一般是将水煮沸后转为小火再蒸6-12个小时(《本草纲目》记载: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也就是从上午10点晚上10点),以蒸透为度,然后取出药材摊晒。

比如对晒的要求:

不可在雾天或雨雪刚过晒药材,清晨霜露未散亦不适合。药材一定要晒干,如果一天无法晒干透的可次日再晒,直至完全晒干。

什么药材和食物需要九蒸九晒?

槐角

隆冬,从树上把已干燥的槐角采下之后,清水洗净,晒干,除去杂质和灰尘,放在笼屉上,像蒸馒头一样加火热蒸。蒸毕,晒干(所谓干,就是以不粘手为度)。这样连续热蒸九次(即所谓九蒸九晒)。这时槐角已变成深黑色,这就是槐角茶。待其干燥之后,就可密封保存,留待饮用。

黄精

生黄精具麻味,虽然无毒,但刺人咽喉,故一般不直接入药。制黄精的补益功效大于生黄精,制黄精,质地柔软,大概八九成干,富含油性,大大增加了补气的效应。普通的黄精加工是将黄精晒至须根干脆易折,根茎内部由白变微黄稍软时,反复揉搓至须根脱落,根茎呈半透明、无硬心时,再晒干即可。色黑的熟黄精(制黄精)就是九蒸九曝的。系将鲜黄精洗去泥土,除去须根蒸一日,取出晾干,晒一日再蒸,如此反复3~4次,直到内心现黑色,浊润时为止,取出晒干或用微火烘干。《本草刚目》记载: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大明)。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

黑芝麻

未制的黑芝麻含油量高,皮质硬,不利于消化。越细碎的食物越易消化和吸收,但芝麻本身粒小,机械很难将它磨成均匀的细末。将芝麻九蒸九晒后(《本草纲目》记载: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也就是从上午10点晚上10点),微炒,待黑色皮层完全破裂后捣碎成粉状,这就使得芝麻更易为人体吸收利用。九蒸九晒黑芝麻蜜丸要经过蒸晒九次,炒香,粉碎,捶打等一系列复杂工序,经过九蒸九晒,黑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完全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东西。而芝麻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芝麻油的功效为延缓衰老,保护血管、润肠通便、减轻烟酒毒害、减轻咳嗽、保护嗓子、保护肝脏等作用。黑芝麻经过柴火九蒸太阳九晒能扬长避短,可以充分发挥黑芝麻里蕴含的能量。经过九蒸,其营养成分充分分解,变得十分易于人体吸收。经过九晒,黑芝麻又获得大量来自于太阳的纯阳之气。古代中医认为正是这股天地间的纯阳之气,对人体大有裨益。

地黄

地黄柔润多汁,其性凉而不寒,最能濡润阴血,九蒸九晒之后,色黑如漆,味甘如饴。正符合肾的色黑,质腐,主五液,主封藏,主阴津之特质,故为入肾补肾不可替代之要药。阳化气阴成型,阴静阳动,气为血帅,生地黄濡润清凉功著,补养力逊。先人发明的九蒸九晒炮制法,通过水火共制(曝晒为火制),蒸法促其腐熟而有补阴血之功,曝晒则吸收天地阴阳之气,使生者变熟,阴而不凝,濡而不滞,无凉遏之弊,有流动之能,正符合肾之“阴中涵阳”特征。这与补阴药中加行气温化之味的配伍原则同理。

(九蒸九晒个人建议不要轻易尝试)

最后介绍下九蒸九晒的好处和作用

1、降低药物的粘稠性质,让药物变得容易吸收。

我们都知道,无论再好的食物或者药物、补品,吃到肚子里,最重要的就是吸收。只有有效地消化吸收,它才能起作用,才能补身体;如果消化吸收不了,堆积在身体里面,就是毒素,对身体是有害的。而补药,很多都是“滋腻”的性质,粘稠的、油性大、不容易消化,更不容易吸收。现代人基本上都脾胃虚弱,粘稠的东西很容易堵在身体里,变成毒素。而经过九蒸九晒之后,就软烂了,大分子的油脂、蛋白质也分解成了小的分子,普通人都能够比较容易的消化吸收了。

2、降低副作用

比如大黄有泻下攻积的作用,经过蒸制后成为熟大黄,其泻下力度变温和了,这在体质弱的老年人便秘拉不出大便的药方运用的较多,因为药力大了可能导致病人身体更虚弱了;

3、降低毒性,分解药物里的毒杂质

生川乌属于毒性中药材,是作为国家毒性药品管理28个中药品种中的一种,时常会出现生川乌泡酒致死的情况。一般都需要炮制过后才能使用,医院药房是买不到生川乌的,必须经过蒸制6-8小时后,其主要成分剧毒无比的乌头碱类成分会水解成毒性小的苯甲酰乌头原碱类成分。古代的中药,以“性、味、气”来描述功效和性质,认为九蒸九晒之后,药性更纯粹。用科学来解释,黄精里的毒性,在长期反复蒸煮后能够分解。九蒸九晒后,药物的毒性得到控制,药效更纯,服用更安全。

感谢观看,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zyhj/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