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无聊的生活加点料,给幸福的生活添些调。我是槐柳树下,今天我给您讲一个《一个书生和四颗珍珠的故事》,请留下您的足迹,您的点赞和转发是我前进的动力,感谢各位老友的支持。从前有一个渤海湾的渔村,有一个读书的书生,他叫王文达,为了考取功名,在远离渔村的河边的岛上搭建了一个房屋,专心读书,考取功名。他最大的愿望是当上一个县里的知府大人,因为他在渔村目睹了渔霸的一些霸道的行为,他们欺压渔民,鱼肉百姓,百姓苦不堪言。渔民们辛苦捕到的鱼,渔霸还要抽头,不劳而获。文达看在眼里,怒在心头,可是凭借他一个书生是无力改变这一切。他喜欢郑板竹的七言绝句《潍县蜀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就像这样的官吏一样,为民做主。一日,他读书读累了,到河边去踏青。远处的河水和天际连成了一片,捕鱼的小舟在洒下了金色的渔网。他正在欣赏这渔舟唱晚的美景时候,他听到了吱吱的叫声,原来一个鱼鹰从空中冲下来,嘴里衔住了一个蚌埠,蚌埠的肉都被拉扯了出来,眼看着蚌埠的肉和壳即将分离,死于鱼鹰子的嘴下。他本来就憎恨弱肉强食,看到这里,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把鱼鹰赶走了。这个蚌埠很特别,很大,光滑无比,它把两个扇面合上,就回到了水中,在水里冒了个莲花一样的大泡就不见了。文达回到了家中,继续苦读,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着。秋天到了的时间,他和同窗李胜一起去考试。他们乘着一叶小舟,去了京城考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两人一起谈论着这次考试的题目。文达把自己早已经写好的八股文给李胜看,李胜一看,这文章写的行云流水、妙笔生花,是独一无二的好文章,他心生嫉妒,但脸上带着笑容夸奖着文达。李胜一晚上没有睡觉,他自叹命运不公平,他眼看就要四十了,还没有考中。父母的期望,怕再次落榜的想法让他久久不能入睡,他决定赌一把,打败竞争对手李胜,考试的时候就写李胜的这篇文章。他冥思苦想,一个计策到了心头。第二天,他和李胜在船头观看景色,他故意把自己的书囊掉到了水里,他让文达去钩书囊,自己拉着他。眼看着书囊就要到文达的手里里,他把手一松,文达掉到水里了。文达大喊着:“救命啊!救命啊!”李胜假装着急的样子,在船头急的直跺脚,但是他就是没拉一把文达,看着他被滔滔的江水卷走了。眼看着文达一下子沉到了水中,水面留下了一个大泡泡。文达在水中,一切万念俱灰,自己真的就这样命丧水底了吗?在他挣扎之际,突然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他托出了水面,他定睛一看,是一个大的蚌埠。大的蚌埠把他顶在了壳上,游到了岸边,他得救了,大蚌埠然后又吐出四颗珍珠,就游到了水中走了。晚上,他做了个梦,梦里大蚌埠对他说:“我就是你当年相救的那个蚌埠,我看到你落水,把你救了,送给你四个珍珠,这珍珠是无价之宝,变卖两颗,作为你的生活之资,其他两颗作为不时之需。于是文达卖了两颗珍珠,顺利到达了京城,参加了考试。考场上他遇到了李胜,李胜大吃一惊,他以为文达的鬼魂找他来了呢,在考场上吓晕了。科考的题目变了,文达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考上了状元,而李胜又名落孙山。后来,文达到了自己的家乡担任了县里的知府,他上任的时候卖了两颗珍珠,给家乡的人们修桥、修路、办了很多有利百姓的好事。他狠狠的打击了渔霸,在鱼市上再有没有欺凌渔民的行为,渔民们纷纷称赞他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为了纪念那个蚌埠,也为了激励自己,在河边修建了一个张开嘴的蚌埠的石像,蚌埠里有四颗珍珠。这个雕塑守护着全村人们的安全,多少年来一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zyhj/1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