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睿教育中内背诵血证
血证 01 概念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科病证,均属本证的范围。本节讨论内科常见的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02 病因病机 引起血证的原因较多,但不外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以风热燥邪为主;内伤多与酒热辛肥、抑郁忧思、体虚久病等有关。 ①风热燥邪,侵犯脏腑; ②饮食辛热,血脉受损; ③情志过极,气乱血溢; ④体虚久病,统血无权。 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虚证主要是气虚不能摄血和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血溢脉外而出血;实证主要是气火亢盛,血热妄行而致出血。出血后的“留瘀”也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成为出血不止或反复出血的原因之一。 03 辨证论治 (一)鼻衄 ①热邪犯肺 临床表现: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舌质红,苔薄,脉数。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桑菊饮。 ②胃热炽盛 临床表现:鼻干衄血,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玉女煎。 ③肝火上炎 临床表现:鼻衄,口苦,烦躁易怒,两目红赤,耳鸣目眩;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④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鼻血淡红,或兼齿衄、肌衄,伴神疲乏力,面色白,头晕心悸,夜寐不宁;舌淡,脉细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 (二)齿衄 ①胃火炽盛 临床表现:齿龈出血,血色鲜红,伴齿龈红肿疼痛,口渴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②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齿龈出血,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伴齿摇不坚;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三)咳血 ①燥热伤肺 临床表现: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桑杏汤。 ②肝火犯肺 临床表现: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代表方:泻白散合黛蛤散。 ③阴虚肺热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伴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 (四)吐血 ①胃热壅盛 临床表现:吐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伴脘腹胀闷,嘈杂不适,甚则作痛,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代表方:泻心汤合十灰散。 ②肝火犯胃 临床表现:吐血色红或紫暗,伴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③气虚血溢 临床表现: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 (五)便血 ①肠道湿热 临床表现:血色红黏稠,伴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地榆散合槐角丸。 ②热灼胃络 临床表现:便色如柏油,或稀或稠,常有饮食伤胃史,伴胃脘疼痛,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清胃止血。 代表方:泻心汤合十灰散。 ③气虚不摄 临床表现:便血淡红或紫暗不稠,伴倦怠食少,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淡,脉细。 治法: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 ④脾胃虚寒 临床表现:便血紫暗,甚则色黑,伴脘腹隐痛,素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淡,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代表方:黄土汤。 (六)尿血 ①下焦湿热 临床表现: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伴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 ②肾虚火旺 临床表现:小便短赤带血,伴头晕耳鸣,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知柏地黄丸。 ③脾不统血 临床表现:久病尿血,量多色淡,甚或兼见齿衄、肌衄,伴食少便溏,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 ④肾气不固 临床表现:久病尿血,血色淡红,伴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 (七)紫斑 ①血热妄行 临床表现: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甚则鼻衄、齿衄、便血、尿血,伴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代表方:十灰散。 ②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口渴心烦,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代表方:茜根散。 ③气不摄血 临床表现: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反复发生,久病不愈,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 拓睿教育 5所中医药大学调剂信息!数额达30+ 拓睿教育 今年考研人数将超w?考研卷不卷? 拓睿教育 医学考研,史上最详细的院校选择指南! 拓睿教育 新增调剂信息,北京、广西中医药大学!调剂信息汇总~ 拓睿教育 22考研学员报喜来啦!录取狂刷屏,快来吸欧气! 拓睿教育 中诊闻诊背诵点(四) 拓睿教育 中药背诵——温化寒痰药 拓睿教育 方剂背诵——化湿剂(一) 拓睿教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yx/11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bull食疗美味可口槐花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