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月)指数报于.61点,环比上涨了1.48%;比上年同期的.74点上涨13.63%。环比增速降低,与去年同比,今年增速巨大,多因水灾疫情,且大宗品占比不少,例如地黄、白术、白芍等,有力拉动总指数上扬。

年上半年中药材市场行情火热,7月开始进入巩固期,为下半年行情发展奠定了基础。7月正值一年中最淡时节,气温高、湿度大,货物存储难度大。7月的市场,销量明显下降,需求依旧萎靡运行,减弱了行情上涨的动能,导致不少品种行情呈现“价虽涨但并不火热”的局面。

01市场点评

7月药材舆情特点为多雨、暴雨、疫情。北方持续的多雨,不仅影响了槐米、蝉蜕、南五味子、连翘等正值采收期品种的采收进度、加工、晾晒等环节,也推动了此类品种价格上涨,更是对一些怕多雨的家种品种生长提出挑战,如白术、生地、牛膝、菊花、半夏等品种。河南发生的历史特大暴雨,助推生地走上了历史高位。可以说,多雨题材是推动7月行情发展的主要动力!

行情热点缺失,涨价品种并未形成共识,大多数品种上涨一台阶后便会转稳,行情整体呈现火而不热的局面。

市场人气仍是高位运行,大多是秉持“高价不跟”的投资原则,但手中存货的坚挺或者价涨,使得商家持货信心高涨,预期值不断提升,从而导致流通货源减少,推动价格坚挺上扬。

新冠疫情尤其是下半月,呈现多点散发势头,中医药在各地抗疫中大显身手,这将助推相关涉疫品种货源消化,也将影响此类品种后市行情发展,也属于近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yd/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