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半年报利润微增,营收微减,境外市场
[亿欧导读]同仁堂作为中华老字号,自上市以来连续十数年实现正向增长。然而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持续,以及市场上新药研发企业的快速崛起,在国内医药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下,开辟新业务、向境外拓展,或是同仁堂未来实现利润增长的主力。 (图片来自“特别授权”) 亿欧大健康8月27日消息,同仁堂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共实现营收71.56亿元,同比下降1.52%;实现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3.33%。从行业看,报告期内,同仁堂在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方面的营收差距缩小,分别为43.41亿元和38.53亿元;从地区看,依旧以国内市场为主导,共实现营收64.23亿元,但同比下降3.16%;而境外市场增速达23.54%,实现营收5.89亿元。 4大品种分类运作,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近年来,同仁堂将业务线由此前的3大品种拓展为4大品种,按照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分为主力品种、发展品种、药酒品种和潜力品种。 主力品种群以同仁牛黄清心丸和同仁大活络丸为代表,持续采用联合营销模式,带动二三线品种的销售。报告期内,主力群品种实现1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品种群从稳定市场秩序入手,实行线上线下并行维护开发;药酒品种强化区域管理、稳定价格、加强推广;潜力品种群则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特点继续培养终端作能力。 从终端销售来看,同仁堂采取线下为主、线上入驻的方式实现对区域终端市场的覆盖。在线下销售方面,同仁堂一方面坚持传统的经销模式,一方面加大拓展终端力度,以京津冀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在线上销售方面,一是加大产品在自媒体平台的推广力度,二是参与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从而增强名誉度。目前同仁堂共有地榆槐角丸、左归丸、人参鹿茸丸等8个品种投入电商平台运作。 报告期内,同仁堂旗下两家控股上市公司在利润方面均实现负增长,其中同仁堂科技营收和净利润都呈现负增长。同仁堂科技主要经营药品研发与销售,报告期内系产能问题及单个产品销售下降造成负增长。同仁堂商业则主要负责药品在线下药店的零售,虽然在营收方面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却下跌4.08%,医药商业本身毛利率较低,受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影响,保健品销售销量下降,运行成本上升、非医保类高毛利商品销售下降,从而造成净利润的回落。 境外市场前景可期,营收净利持续增长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推进,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以及DRG付费制改革等政策的影响下,医药境内市场进一步收窄。同仁堂的营收压力增大,增速进一步放缓。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仁堂控股公司“同仁堂国药”却在境外市场取得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成绩。 作为同仁堂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子公司,同仁堂国药主要在境外发展分销网络以及制造销售中药产品,以香港为中心,东南亚市场为主要发展方向,逐步实现对境外市场的拓展与推进。截至目前,同仁堂国药已实现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覆盖,建立起零售终端共计74个。 报告期内,同仁堂国药通过举办文化展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增强品牌名誉度;通过在东南亚地区举行“中医药旅游”等活动,推进产品触及更多人群,实现品牌拓展。此外,同仁堂国药完成两款新产品的中成药注册,加大科研力度和投入,同院校开展科研项目,提升产品竞争力。 同仁堂作为中华老字号,自上市以来连续十数年实现正向增长。而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逐步推进,以及市场上新药研发企业的快速崛起,在国内医药市场竞争加剧的趋势下,开辟新业务、向境外拓展,或是同仁堂未来实现利润增长的主力。 编辑:武单单 团队介绍 高昂 总裁 郭铭梓 主编 梁永生 运营负责人 武单单 编委 于靖 编委 吴慧玲 作者 胡敏 作者 向雪 作者 徐涛 作者 高秀松 作者 邱俊儒 作者 龙盼 市场运营 刘振友 商务运营实习生 等你加入 高秀松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yd/4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我眼中的九蒸九晒rdqu
- 下一篇文章: 长期失眠容易导致肥胖,坚持吃这几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