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痛经痔疮,慈禧太后不为人知的一
今天的这个医案来源于一位古代名人,慈禧太后。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无冕女王”,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了。电视剧上天天看的是那个垂帘听政,叱咤风云的慈禧太后。 但是这位名人,也有很多难言之痛,肠胃不和,患有久泻之症,大便带血,简单来说就是,慈禧太后已经患了十分严重的痔疮了。 最早在她年轻入宫的时候,就经常会有痛经的问题,而且不是一般的疼,是属于不吃药不行的那种。但是那时候也没有止疼药,御医只能多次进调经丸方,调理她的身体。 在她25岁时,心火太旺,有淋病症状。御医进益元散,利水泻火,镇心神,利膀耽。 大家可能对淋病不太了解,淋病是世界上最古老、流行最广、当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性病。简而言之,慈溪太后有性病! 而且年长以后,慈禧太后患久泻之症,大便带血。御医薛福辰、马文植、汪守正、李德立、庄守和、李德昌等会诊,为慈禧太后请脉。诊断太后可能是患有严重的痔疮,建议用槐角丸等治疗。用于调解心脾,兼舒木郁。 后来慈禧太后的种种昏庸行径应该也与身体上的这些不适有很大关系,心火旺盛的人大都脾气暴躁,再加上身体上的折磨,很容易让人心生烦躁,做出难以理解的事。 1 这么看来慈禧太后应该是兼备心火、肝火、脾湿热,这么一个人没被烧死也是奇了怪了…… 她的痛经想必也是最严重、最难治的湿热淤堵型,上身三脏被火焚,并向下侵犯,构成湿热下注之势,因为女人的下焦最是脆弱,易被病邪入侵,就成了湿热的宣泄口,种种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我们来看看御医开的第一个方子,益元散。 滑石36克;甘草6克;辰砂15克 滑石味甘淡,性微寒,无毒,入胃、膀胱经,主清热,渗湿,利窍;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辰砂味甘性凉,有毒,归心、脾、肺、肾经,主镇心安神;清热解毒;明目。 这个方子就是清热利湿,精心凝神的,正对慈禧太后的证。并且据记载这个方对于淋病也有治疗的效果。 想必也是打着治痛经的幌子来治淋病,毕竟是老佛爷,这样的病说出去恐怕就乱了…… 第二个方子,槐角丸。 槐角、地榆、当归、防风、黄芩、枳壳 此方槐角用量最重,《本草经疏》曾谓此药“为苦寒纯阴之品,为凉血要品,故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首选此药清肝凉血,自是主药。 地榆性味苦寒,药理实验证明本品能使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并有收缩血管作用。 再配擅长清热止血的黄芩,能够增强槐角清肝、凉血、止血力量,三药专为热迫血行而设。 下血虽因血为热迫,气机陷而不举亦难御其责。 故佐升浮的防风升发清阳,枳壳疏通气机,药理实验证实枳壳能使胃肠运行收缩有力,虽然本身并无止血作用,却可达到压迫止血目的,可为槐角、地榆他山之助。 用一味当归活血,可使血止而不停淤,亦有可取。全方构思缜密,选药精当,用于痔血,当有效验。 像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奇女子也不多见了,人常说能忍受得了多大的痛苦就有多大的成就,可见一斑!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yd/4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合一医学第53期关于男女菊部问题
- 下一篇文章: 天然痔疮药终于被发现了,痔疮患者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