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龙井毛尖碧螺春,普洱银针铁观音
这是“文字的神奇魔力”年推送的第38期内容 九蒸九晒槐角茶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它醇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1槐角茶实在是一种不起眼的茶,不起眼到很多年轻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怪咖”。 说起来,倒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不过就是槐树上结的果实,像豆角一样,乡人谓为槐连豆——这名字听上去多质朴,多饱满,比起槐角、槐实这些学名更要入耳。有人会把“连”字省去,直接叫“槐豆”,听上去就像叫村里的毛蛋儿、臭孩儿一样,多了一分随意,却少了一分深意。槐——连——豆,“槐”莫不是“怀”?“连”莫不是“怜”或者是“莲”,再或者是“恋”?我舍不得省去这个“连”字。 入秋以后,槐树的叶子纷纷脱落,槐连豆却挂在树上,像要与季节抗衡。到了冬天,一场寒霜下来,那果实便吸纳了四季的芳华。那小小的寸把长的果实饱含着春的香甜、夏的馥郁、秋的阔远、冬的绵长。又经风吹日晒,终于干燥。这时,才可以摘下来,再经过加工,制成槐角茶。 2我是见过树上的槐连豆的。 小时候,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那树是极神圣的,姥姥说树上住着神仙,槐是“保家槐”。椭圆形的嫩叶装扮着初春。小满前,青黄不接,姥姥在树下焚香,然后从树上捋几把叶子,加上小米、黄豆,煮一锅碧绿碧绿的槐叶饭。那饭透着清香,入口绵软,特别令我怀念。夏天的时候,槐树上会垂下来绿色的小虫子,吐着长长的丝。 长大后,读《南柯太守传》,于棼醉卧槐树下,梦入槐安国,娶公主,任太守,荣华富贵,梦醒后才知所游其实是槐树下的蚁穴——但是我一直觉得他游的是槐树上的虫穴,那两个邀请他去槐安国的使臣是那种小青虫变的。 家里并不刻意上树采摘槐连豆,任由风雪把它们从树上吹下来。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个亲戚得了病,按方来求槐连豆。我记得姥姥和妈妈焚香之后,从树上钩下来一些送给亲戚。后来亲戚病愈,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槐连豆的功效。 3前些年骑行临漳,在三台遗址,绕过将军洞,在后山上有一棵槐树孤零零地兀立着,有槐角挂在树上。朔风吹来,仿佛听到金戈铁马。 当地的向导高老先生听我说起对于槐连豆的记忆,竟从家里拿出一袋子送我,他说是冬日里在山上拾来的。望着那些黄黄绿绿、皱皱巴巴的槐连豆,看看眼前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我不禁又想起槐安梦。 高老先生热爱三国文化,退休之后仍然穿行乡野寻找旧迹,好在他身体硬朗,但一想到这一袋子槐豆不知道耗废了老人多少心血,我就于心不安。要多少次弯腰拾取,要走过多少里地,要经过多少棵槐树,才终得这捧槐连豆? 4回家之后,按照高老先生的指点,用清水洗净、晒干、除去杂质,放在笼屉上,像蒸馍一样加火蒸透。蒸毕,放在阳光下晒。 晒干以后,再次放在笼屉上,像蒸馍一样加火蒸透。蒸毕,再晒。 如此反复,九蒸九晒,终成槐角茶。 说实话,蒸到第六遍的时候,我几乎就想要放弃了。这虽说不上是什么精细的工艺流程,但确实太费事了。但是看着那些槐连豆由青变黑、由湿转干,并最终成为清心凉血的槐角茶,就觉得在这炮制的过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据说,炮制槐角茶宜在数九之后、未出九之前,尤以在三九四九中蒸晒最佳。虽然我并未严格按照时令,但仍然感受到一股庄严之气。只是我却口拙无言,说不上来这种感受。 医书上对槐角茶的医疗价值早有记载。《神农本草经》《本草拾遗》《滇南本草》《会约医镜》《本草求原》等都有记载。现代医学也认为,长期饮用槐角茶可降压、降脂、清火、化痔,甚至还能瘦身驻颜。 如此说来,不起眼的槐角茶竟是至宝了。 取三五粒槐角茶,放入杯中,沸水冲饮。茶水渐呈琥珀色,啜饮之下,韵味悠长,说不上是清香还是幽香,闭上眼睛,我仿佛也看到了槐安国的大门…… 人间至味是清欢 刘娜娜,耕读者,写作者,摆渡者。 70后的老太婆,18岁的粉红色少女心。 如果你想找到我,认真阅读历史文章,就一定能找到。 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刘娜娜约茶,约聊,约远方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yd/3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便秘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周太医痔疮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