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名医张胜兵讲中医肿瘤学之白血病

白血病(下)

主讲:张胜兵

整理:曾艳芬

好,那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临床常见的这个白血病所属的中医的证型,进行归纳,并列出其代表方药。

第一种证型,外感。

外感分多种,但是以阴虚外感占85%。阴虚外感我们用的代表方剂是玉竹白薇汤。那么它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者汗不多,或者有咳嗽,或者有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者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代表方药玉竹白薇汤,成分是:

玉竹10g,白薇3g,淡豆豉10g。

薄荷6g,南沙参6g,铁皮石斛6g,

甘草6g,桔梗6g,葱白两根

大枣两个。

这个玉竹白薇汤是治疗阴虚外感之素体阴虚外感风热的,这种情况用玉竹白薇汤。

那么,另外还有少部分的气虚外感和阳虚外感。

比如说这个阳虚外感,他是阳气虚弱外感风寒。我们在这一个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已经讲过了,阴虚的这种体质,他有火热,阴虚内热,他容易感受风热。而阳虚的这种体质呢,他体内有寒,他就容易感受风寒。所以这个阳虚外感的大部分是感受风寒,阴虚外感的大部分是感受这个风热。阳虚外感的是素体阳气虚弱,复感风寒。临床表现有头痛,身热恶寒,寒重热轻,无汗肢冷,怠倦嗜卧,面色苍白,语音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者脉浮大无力。

我们用的代表方剂是再造散:

黄芪6g,人参3g,桂枝3g,甘草2g,

附子3g,细辛2g,羌活3g,防风3g,

川芎3g,生姜3g。

当然这个剂量是对于儿童,如果对于成年人剂量还得加大。

而气虚外感用败毒散。素体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这种情况可能会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濡,或者是脉浮数重取无力。

代表方药败毒散:

柴胡10g,前胡10g,川芎10g

枳壳10g,羌活10g,独活10g

茯苓10g,桔梗10g,人参10g

甘草5g。

这种外感的这个白血病那大多属于急性白血病,以阴虚外感占85%左右,代表方药,玉竹白薇汤。

那接下来呢,我们讲一下这个非外感性的,也就是内伤型的白血病的各种证型。

我们先从阴阳的角度,先看这个内伤的这个阳证。

阳证的白血病如果从气血津液的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说它是毒热蕴结,毒邪蕴结都可以。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色晦暗或面目红色,胸胁满闷,急躁易怒,胁下胀痛,脘腹胀满,食后加重,食欲不振,或见潮热盗汗,口干欲饮,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或者黄腻,脉象弦数或者弦涩。

这种阳证我们采用的治法是清热解毒,泻火凉血,软坚散结。代表方药是消瘰败毒饮,它是由消瘰丸加清瘟败毒饮加减化裁而成,

给它取个新的名字叫消瘰败毒饮,具体方药是:

水牛角30g,生石膏30g,黄连10g,

黄芩10g,黄柏10g,栀子10g

丹皮10g,赤芍10g,生地10g

知母10g,玄参10g,连翘10g

竹叶10g。生牡蛎30g,大贝30g

鳖甲30g,红花10g,丹参30g

桃仁10g青黛10g包煎,雄黄1g冲服。

我们再看一下阴证。

既然有阳证就有阴证,阴证我们从这个气血津液的角度上讲,可以说是阳虚痰凝,从脏腑的角度讲我们可以说是脾肾阳虚,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目虚浮,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男性可以出现阳痿不举,夜尿频多,脘腹冷痛,或见胁下癥积、瘰疬,或者痰核或见尿血,便血,女性可以见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皮肤瘀斑,瘀点等等,舌体胖大,舌质淡,或者是淡白,舌苔少或者无苔或水滑,或脉细微或沉细数。也就是说这种虚损呢,比较复杂,也有一些阴阳两虚。阳虚为主的代表方药真武阳和汤,这个真武阳和汤在甲状腺癌里面的阴证就是用的真武阳和汤。所以这个真武阳和汤的具体情况可以参照这个甲状腺癌的这个阴证,真武阳和汤是由阳和汤与真武汤合在一起加减化裁而成,这里我就不啰嗦了。

由于这个白血病除了阳证和阴证以外,尚且还有其他夹杂的兼证,我们将这个比较典型的一些兼证讲一下。一个是气阴两虚,一个是精髓亏虚。

气阴两虚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因为一般白血病发热居多,气阴两虚的这主证:面色无华,两颧潮红,语音低微,怠倦盗汗,心悸气短,午后低热,咽干舌燥,失眠盗汗,可见胁下癥积,瘰疬,痰核等,或见衄血瘀斑,舌体瘦小,舌红少苔,脉细数。

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的代表方剂是五参消瘰汤。处方为:

人参10g,西洋参10g,南沙参10g

玄参15g,丹参30g。铁皮石斛是10g

麦冬10g,玉竹10g,鳖甲30g

生牡蛎30g,大贝30g,生半夏10-15,

生南星10g。

我们再看一下精髓亏虚这个证型。精髓亏虚为什么把它单独列出来呢,主要是西医的“白血病”很多都是这一个与骨髓相关。在这个中医里面,它属于肾精。肾,肾生髓,肾主骨。所以我们将他也具体列出来,精髓亏虚的主证面色无华或者苍白,头目眩晕,咽干舌燥,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可见胁下癥积痰核或者瘰疬,或见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皮肤瘀斑等等,还有发热不退,神视昏蒙,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等,舌质绛红舌苔少,或者剥落,脉细数或者细弱。

这样一种呢,我们得补肾填精,化瘀解毒,采用的代表方剂是:填髓消瘰汤,这个瘰是瘰疬的瘰,因为这个大贝玄参牡蛎它是消瘰丸,那么由于它是精髓亏虚,所以我们得填髓。

填髓消瘰汤:

熟地30g,黄柏15g,知母10g

三七10g猪脊髓适量,鳖甲30g

龟胶15g,阿胶15g,鹿胶15g

砂仁6g,甘草10g,生牡蛎30g

大贝30g,玄参15g,生半夏10-15g

生南星10g,当归10g,丹参30g

红花10g。

这个方药其实是根据朱丹溪的《丹溪心法》里面的大补阴丸加这个封髓丹再加消瘰丸加减化裁而成。

好,最后一种证型,气血两虚。也就是所谓的虚症。这个是所有的癌症都有的一个证型,也就最后虚弱的证型,代表方药是十全五仙汤,那这个方剂的是每一种癌症的后期都有,我都已经介绍很多次了,在这里就不啰嗦了。

我们再看一下这个白血病所出现的急症与其他兼症。

我们先看一下发热,发热又分外感和内伤。

外感邪气的发热,可以根据这个中医的这个急则治标的原则,不管它是哪一种白血病,只要出现了发热,我们都要这个进行清热,那么这个清热,我们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比方说有辛凉解表的,外感风热,辛凉解表的我们可以选用银翘散,桑菊饮,葛根解肌汤等等啊,阴虚外感的我们可以用这个加减玉竹汤或者是玉竹白薇汤。气虚外感的我们可以用败毒散,阳虚外感的我们可以用再造散,这都可以退热。而对于邪毒内盛这种,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洪大,体温可以高达39度以上的,我们应该用清热解毒法,

可以选用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犀黄丸等等来进行加减。

那么阴虚内热多见于疾病的初期阶段或者治疗后的恢复阶段,临床以低热为主,一般不超过38.5度,那么这种虚热内生那种情况又分为阴虚和气虚两种发热。阴虚内热的见到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口渴不饮,这种情况已退虚热为主,那么要在辨证的基础之上(用药)

比方说这个秦艽鳖甲汤,青蒿鳖甲汤,当归六黄汤,六味地黄丸,参脉散等等。

而气虚发热,可以出现无规则的低热,伴有明显的这个体倦,乏力,心悸,气短,自汗,恶风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我们应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加补气的药,

我们可以选择方药有补中益气丸,有归脾汤,升陷汤,举元煎等等。

那么还有瘀血引起的发热,我们可以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身痛逐瘀汤等等,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就看他这个瘀瘀在哪里。瘀在不同的地方,我们选用不同的化瘀的药,化瘀退热,因为他血瘀也可以引起发热。

好,我们看一下兼证里面的出血。出血是为白血病的常见症状,那么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出现了这个出血的情况,我们可以参考血症来进行辨证论治,比方说他出血出在鼻子,鼻子出血的话,我们称为鼻衄。也有齿衄也有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等。

鼻衄又好几种证型,比方说热邪犯肺,我们可以用桑菊饮。

胃热炽盛,我们可以用玉女煎。

肝火我们可以用龙胆泻肝汤。

气血亏虚的出血,气不统血我们可以用归脾汤。

对于齿衄胃火炽盛的我们可以用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齿衄属于阴虚火热的我们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对于咳血属于燥热伤肺的,我们可以用桑杏汤。当然都是加减,所说的代表方都要加减的,酌情还要加一些止血的药,

对于肝火犯肺的咳血我们可以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当然也可以用《医门推敲》第一部的木火刑金汤。

对于阴虚肺热所引起的这个咳血,我们可以用百合固金汤进行加减。

吐血:所谓胃热壅盛的吐血,我们可以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对于肝火犯胃引起的吐血,我们可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对于气虚血溢所引起的,我们仍然用归脾汤。

便血:属于肠道湿热的,我们可以用地榆散和槐角丸加减。

对于气不摄血的我们仍然归脾汤。

对于脾胃虚寒的便血,我们可以用黄土汤加减。

我们再看一下尿血:尿血属于下焦湿热的,我们可以用小蓟饮子加减。

所以肾虚火旺的我们可以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属于脾不统血的我们仍然用归脾汤

属于肾气不固的,我们可以用无比山药丸加减。

紫斑:如果紫斑这种出血属于血热妄行的,我们用犀角地黄汤和十灰散。

属于阴虚火旺的,我们用茜根散加减,属于气不统血的仍然用归脾汤。

我们常用的止血药有,比方说凉血止血的,有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贮麻根等等,对于瘀血引起的出血,我们要化瘀止血,

我们常用的有三七、茜草、土黄。另外,还有一些药可以达到收敛止血的目的,比方说白及、血余炭、棕榈炭、藕节、仙鹤草。

特别要说明的是,仙鹤草是止血药里面具有补虚作用的。止血药里面具有补虚作用的仙鹤草、三七。仙鹤草呢,比较便宜,我们用就可用到30多克。而且它的补虚作用也很明显,对于很多癌症的晚期都可以用到。另外还有温经止血,温经止血是属于阳虚或者血寒这种证型的,比如说艾叶,当然我们用艾叶止血的时候,一般用的是艾叶炭或者炒艾叶,还有炮姜,一般用的炮姜炭,灶心土(伏龙肝),我们刚才说的黄土汤的主要成分就是灶心土。

好,关于这个白血病、血癌的中医的辨证论治,我们就讲到这里啊,在临证当中切忌死搬硬套,一定要灵活辨证,对于疾病过程当中出现的急症兼证千变万化,一定要灵活把握,准确辨证论治,使用合适的方剂和方药。那这个白血病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国际知名中医张胜兵本人

癌症.疑难杂症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s/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