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岛单方"   子仁二升(20g),芍药半斤(9g),炙枳实半斤(9g),去皮大黄一斤(12g),炙厚朴一尺(9g),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10g)。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润肠通便。

  肠胃燥热之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红少津,脉细数。

  本方证为肠胃燥热,脾津不布所致。其证在《伤寒论》中称之为“脾约便秘”。系由肠胃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布,但输膀胱,则小便频数;肠失濡润,致大便秘结。治宜润肠药与泻下药同用。方中火麻仁润肠通便,为君药。杏仁入肺与大肠经,上肃肺气,下润大肠,以降肺润肠;白芍养阴敛津,柔肝理脾,共为臣药。大黄苦寒泄热,攻积通便;枳实下气破结;厚朴行气除满,共用以加强降泄通便之力,同为佐药。本方以蜂蜜为丸,取其甘缓润肠,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缓小承气汤攻下之力,兼为使药。本方特点:泻下药与润肠药并用,攻润结合,体现润下之法;用丸小量渐加,意在缓下,故为缓下之剂。

  

  1.用方要点:本方是润肠通便的常用方,以大便干结难下,时间较久,病势较缓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老人与产后便秘、痔疮便秘等属肠胃燥热者。

  本方虽属润肠缓下之剂,但仍有一定的攻下破气作用,故对老人、体虚而内无邪热的便秘,以及孕妇及血虚津亏便秘,均应慎用。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杏芍决,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确。

古方|八珍汤:“黄脸婆”的美容方

古方|香砂六君子汤:为滋补身体铺好路

古方|温胆汤: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

古方|二妙丸:身体下部湿热病变的要方

古方|左归丸:益肾填精,纯补无泻

古方|青娥丸:老人腰腿痛的补肾良方

古方|黛蛤散:清肝化痰,加减变化多

古方|桂枝茯苓丸:妇科血瘀症的经典方

古方|天王补心丹:为劳心者滋阴养血

古方|清胃散:胃火、牙痛、口臭,就找它

古方|逍遥丸:解开心结,宽胸理气,缓解压力

古方|炙甘草汤:古代心脏病专用特效名方

古方|金匮肾气丸:补肾阳的经典方

古方|逍遥丸:解开心结,宽胸理气,缓解压力

古方|槐角丸:清肠疏风,治便秘、便血

古方|交泰丸:交通心肾,一夜安眠

古方|泻心汤:古典"抗生素",绿色消炎泻实火

古方|小柴胡汤:风寒感冒发热就靠它

古方|玄麦甘桔茶:咳嗽咽炎,简方有大用

古方|左金丸:条达肝气,缓解左肋疼痛

古方|银翘散:风热感冒的清热良方

古方|阴阳两虚吃什么药,7种阴阳双补最好的中成药

古方|四神汤:夏天祛湿名方

古方|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声明:本文源于网络,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联系我们删除。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s/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