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对地榆与槐角
地榆 槐角 地榆槐角是常用的清热凉血药对。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的根。性微寒,味苦、酸、涩。归肝经、大肠经。功能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可用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等。 槐角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苦,寒。归肝、大肠经。功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本草经疏》曾谓此药“为苦寒纯阴之品,为凉血要品,故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 配 伍 效 用 地榆和槐角配伍,取自地榆槐角丸。地榆性味苦寒,生用凉血清热之力较专,擅于清下焦血热;生槐角直入肝经血分,以泄血中湿热为主。两药合用,可用于治疗湿热蕴结于下焦所致的热淋证,血精病等。 临证应用 王祖龙教授指出,淋证多由于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淋证的治疗多以清热药为主,但朱良春教授结合临床经验指出,淋证初期的治疗,在清热的同时佐以凉血药能更好地清除湿热之邪。王师临证时常以地榆,槐角配以白花蛇舌草、萹蓄、瞿麦、延胡索等药。方中地榆和槐角清热凉血之力较强,并能清肝凉血,以促清热之力。此外,地榆具有促进凝血、收缩血管的作用,止血之力较强,将此药对配以仙鹤草、升麻、黄芪、茜草等药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血精症。若是兼有肝肾火旺者,可加牡丹皮、生地等药。 现代研究 地榆:含有鞣质、皂苷类及黄酮类与甾体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地榆具有:1.止血作用;2.抗肿瘤作用;3.免疫调节作用;4.抗氧化作用;5.抗过敏作用;6.抗炎消肿作用;7.改变血液中各种血细胞含量的作用;8.修复受损皮肤的作用;9.抗菌作用;10.有增强免疫,镇吐,减少肾损害等作用。 槐角:本品主含黄酮类,内有:染料木素,染料木素-7-β-D-纤维素二糖甙,染料木素-7-二葡萄糖基鼠李糖甙等。药理研究表明,槐角具有:1.抗生育作用;2.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还有抗病毒和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 槐角:5--15g;地榆:9--15g。 水煎服。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文/华众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姓名:华众 性别:女 职位:级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导师:王祖龙教授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生殖与男科疾病 研究生随诊 长按识别左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s/5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天痔疮发作太难受教你几个小妙招,彻底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