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三树不能砍,福散穷来伴啥意思到底
俗语“三树不能砍,福散穷来伴”啥意思?到底是哪三种树不能砍? 《易经》顾名思义是讲变化的书,不管哪个卦象都只是当下时间段的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结局。 我们学习《易经》,不要死搬硬套,要活跃头脑,动员自身能量与规律协作,不要固守哪一个卦象,而被动地认命。 易经智慧:“三树不能砍,福散穷来伴”啥意思?到底是哪三种树不能砍? 《易经》一,榆树榆树为何不能砍? 因为: 清朝末年,东北有一个叫牛店的小村庄,村里有一个叫朱万春的赤脚郎中(没有“医师证”的土郎中),喜欢收集各种土草药捣鼓(像什么陈皮杵汁,艾子熬汤,竹节草炖水......等等,一些大医师根本看不上的民间偏方),为村民治病。 贫苦乡下人,本就没什么钱,生了病基本都是硬挺着,如今能有个赤脚郎中给看看已经不错了,再说,这朱万春捣鼓的偏方也还挺有效的,治好了不少人,很受村民的爱戴。 却说,这一年三月中旬,朱万春像往常一样去到后山脚下的大榆树(一棵百年的大榆树)下挖土蚕,准备研制一种新偏方,谁知挖着挖着,便听见了一阵阵的哭泣声,时隐时现的,好像很悲楚的样子。 朱万春出于好奇,循声而去,很快,就在离大榆树十来米远的一个小土堆下发现了哭泣声的来源: 原来,小土堆下有一个老妇人,像是从外地逃荒而来的,老妇人的身边,此刻正依偎着一个小女孩,蔫头耷脑的,似乎病得不轻,而哭泣声正是紧紧抱着她的老妇人发出的......老妇人一脸的苦涩,看上去非常痛苦。 本着医者仁心的朱万春,二话没说,很快便来到了老妇人的身边,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便立刻替小女孩诊治起来。 然而,令朱万春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脉相平稳,根本不像有病的样子......如此,便只有一个可能:小姑娘定是因饥饿劳累,才会萎靡不振。 可是,自己出门时,根本没带干粮...... 然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缓......该怎么办? 就在朱万春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之时,一片榆树叶悄悄地飘落到了他的脸颊上,朱万春抓起了榆树叶,像是想起了什么,兴奋的自言道: “有了!” 言罢,他便拿起老妇人旁边的小铁锅,向不远处的小溪边跑去。 不一会儿,朱万春就打来了一锅水,而后便让老妇人点火烧水,看着老妇人一脸蒙圈的样子,朱万春风趣地劝慰道: “老人家,您别急,一会就让你闺女吃上我熬制的灵丹妙药,保证药到病除!” 说完,便快速地朝大榆树跑去...... 一炷香功夫后,朱万春又重新返回到了老妇人身边,而后将满满一小口袋榆树皮磨成的粉倒入了快要烧开的铁锅中...... 原来,朱万春所说的灵丹妙药正是刚刚用药舂舂出的榆树粉。 不久后,水开了,老妇人为小女孩盛了满满一大碗“灵丹妙药”...... 接下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吃了一碗榆树粉面的小女孩笑了......笑得很开心。 看着又“活”过来的小女孩,老妇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一边不停地感谢着朱万春,一边很不解地问道: “先生,您这是什么灵丹妙药啊?” 朱万春闻言后,笑着说: “灵丹妙药其实就是神树赐给你们的树皮......” 言罢,便指了指身后的大榆树,对老妇人说道: “那就是神树.....” 老妇人闻言后,立刻便对着大榆树磕起头来。 ...... 打那以后,憨厚的老妇人逢人便说: “大榆树有医治百病的神药,朱万春乃是妙手回春的神医......” ...... 小结:榆树为什么不能砍,是因为它是神树么? 当然不是,我觉得,榆树之所以不能砍,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从药用层面来说:榆树果实(榆树钱)、榆树叶晒干了可以作为提神醒脑的一味中药。 二,从食用层面来说:榆树皮真的可以磨成粉,与面掺和起来吃,甘甜爽口。 三,从寓意层面来说:榆树即“余”树,常言道:年年有余,榆树能够代表吉祥。 四,从科学层面来说:榆树林可以防沙固土。 所以,有如此多好处的榆树,您砍它干啥? 《易经》二,槐树槐树为何不能砍? 因为: 据传,古时候有个叫淳于枫的有钱后生,一天喝酒喝醉了,就在躺在自家院子中的老槐树下睡着了。 说这淳于枫睡着睡着,便做了一个梦。 他梦到自已来到了一个叫大槐安的国家,国王是个白白胖胖的老头,似乎对他很满意,便对他说道: “小伙子,看你一表人才,可否留在我们大槐安国,做我的上门女婿呀?” 见淳于枫不做声,国王又说道: “只要做了公主的驸马,朕便封你为南柯大将军,统帅十万兵马,镇守边疆......不知你意欲如何?” 淳于枫心想:为将统兵,驰骋沙场,不正是自己多年来的夙愿吗? 于是,淳于枫很快便答应了下来: “我愿意!” 国王很高兴,点头道: “如何甚好,便就择个良辰佳日,早日与公主成婚吧......” ...... 不久后,淳于枫便与公主成了婚,婚后呢,他也是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南柯大将军。 然而,20年后,悲剧发生了:淳于枫由于低估了敌人实力,错判了战情,结果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最惨的是,跟随自己的公主也在这场战争中被敌人活捉,死在了乱刀下。 侥幸逃过一劫的淳于枫,如丧家之犬般回到了京都。 国王很生气,当即便免除了淳于枫的一切职务,欲将他斩首示众。 ...... “啊——” 当侩子手将淳于枫推到邢台之时,他吓晕了过去...... ......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居然还躺在自家院中的大槐树下,而家里仆人正在打扫院子...... “原来是一场梦——” 淳于枫吓出了一身冷汗......然待他站起身来欲离开之际,却发现槐树下居然有个蚂蚁洞......原来他在梦中的大槐安国,原来就是蚂蚁王国,而那白白胖胖的国王,便是蚁后。 “少爷,这大槐树还要砍吗?” 就在这时,一个下人走了过来,指着大槐树问淳于枫道。 “砍树?我说过吗?” 淳于枫很诧异地反问道。 “是呀,昨天你喝多了,说大槐树挡你路了,说什么都要叫大槐树给砍了......我们以为你疯了,没有人敢上去劝你......后来,你就在大槐树下睡着了......” 下人点点头,缓缓说道。 “是吗?” 淳于枫更觉诧异。 下人认真点着头: “真的,少爷,你还在大槐树下撒了一泡尿,说要发大水冲垮它......” “呵呵......是吗?” 淳于枫摇摇头,完全没想到昨晚上居然做了那么多荒唐事...... “少爷,到底砍不砍?” 下人再次询问道。 “砍个鸟,再砍,大槐树得把我给砍了......” 淳于枫瞪眼骂道......言罢便气哼哼地回了屋。 “少爷不但疯了,还变傻了.....” 下人一脸的蒙圈...... ....... 小结:槐树为何不能砍? 有三个传统原因: 一,在周朝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每次太师、太傅、太保觐见天子时,都会站在三棵槐树下,所以,在古代三公又叫三槐,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故不能砍。 二,在龙口民间流传“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也就是说,槐树是生财致富树,不能砍。 三,槐树也叫“鬼拍手”,传说乃是地狱的使者,不能砍。 其实我觉得,槐树为何不能砍,应该是: 一,从药用层面来说:《本草纲目》云:"槐初生嫩芽,可炸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或采槐子种畦中,采苗食之亦良"。 二,从食用层面来说:槐花可以吃,可甜了,小时候我们经常吃。 三,从科学层面来说:槐树可作道旁树,可防风固土。 《易经》三,柳树柳树为何不能砍? 因为: 传说我国历史上最荒淫残暴的隋炀帝为了到江南游乐(主要是到素有天府之城的扬州),便大兴土木,劳师劳众的开凿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却说,有一日,隋炀帝驾龙舟南巡回归,由于是逆水行驶,因此需要一百名纤夫,左右各五十名,在大运河两岸靠绳索向前拉着行驶。 可当隋炀帝看到衣衫褴褛的男人纤夫后,觉得很失体面,于是便下令将一百名男纤夫全部换成女子,并用彩绸缎代替原来“不堪入目”麻纤绳。 这些只有十五六岁,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子,又怎么能够拉得动如此沉重的龙舟......可怜她们走不到半里路后,便都一个个云鬓散乱,靠在岸旁的柳树上气喘吁吁的哀哭起来...... 然而,奇葩的隋炀帝看到这一幕后,居然一点都不心疼,反而满心欢喜地对旁边的妃子说: “爱妃,你看那些个柳树是不是很伟大,那些少女们一个个的都依偎在它们的怀中,幸福地哭了......” 妃子闻言后,立刻拍手附和道: “是啊,是啊,柳树太伟大了......陛下应该为它们封官。” 隋炀帝笑道: “光封官哪行,还应该赐姓......” 妃子闻言,更加欢实,小手拍得更勤,面上的笑容更灿烂: “是啊,是啊,上古的炎黄二帝都能赐姓,陛下比他们本事都大,更应该赐姓......” 隋炀帝被夸赞得十分舒服,便立刻对着岸边的柳树“下旨”道: “岸边的柳树你们听好了,朕感恩戴德,现在便赐你们皇姓,自此后,你们便叫杨柳吧!” “好好,就叫杨柳,杨柳好听!” 妃子欢呼雀跃地附和着。 ....... 自此后,柳树便有了另外一个名字:杨柳.......皇家的树,没有皇帝的批准,谁敢砍? 小结:柳树为何不能砍?因为皇家的树,身份尊贵,不能砍? 当然不是,我觉得应该还是四个层面的原因: 一,从实用层面来说:柳树条可以用于编制箩筐、篮子、藤椅等家居用品,柳絮可以做枕头,鞋垫。 二,从文化层面来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乃是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宠儿,数千年来都没有变过。 三,从寓意层面来说:柳树即“留”树,即留下的意思,代表如意。 四,从科学层面来说:柳树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所以,有如此多好处的柳树,您看它作甚? 易经:物极必反。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 《易经》是一部可以让人「知命知运」的智慧之书! 它是大道之源,在古代还被称为“帝王术”,服务帝王家。越是成功人士,越能参透《易经》的智慧。 自古以来,成功之人无不受《易经》智慧的深远影响,妙用“运气”以成事。他们的成功其实有迹可循。 《易经》中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一种生活剧本。它已经帮助你推断出你选择的结果。 很多事情,看似幸运,其实是有痕迹可寻的。 人这一生就该读一读《易经》 俗话说,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这里说的真经就是指《易经》 在古人看来,易经之所以博大精深,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包罗万象,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其实是一部涵养福报的古籍,里面暗藏着更为高深的智慧。 众所周知,《易经》、《老子》、《庄子》作为中国古来的三玄之学,高深莫测,其中以易经最为争议,是经典中的经典。 孔子晚年独钻《易经》,甚至翻断了编竹简的绳子;哲学大师冯友兰临终唯一遗言更是:中国将来一定会大放异彩,要注意《易经》。 《易经》这部三千年的经典,回答了“人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这类古老的哲学问题,吻合了人们潜意识想宣泄的忧惧与想望,提供了解决吉凶祸福、贵贱穷达等切身问题的办法。 有人说古人的文言文晦涩难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这本白话文版本的《图解易经》推荐给大家,这个版本不仅完整完整将原版的内容收录进去,还将那些深奥的语言,用白话文讲解,通俗易懂。 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让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后,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开朗。关键能将里面的智慧实际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而且这套书两本99元,现在99还能干点啥?但是却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能让你逆风翻盘!对自己以及家人都是最好的,能让你们的日子越过越顺。何乐而不为呢?一本易经,能让你终身受益! 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把这本大智慧带回家: AXM图解易经精装本精选月销量¥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s/13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说屋前不栽桑屋后不种槐老祖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