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十里工业长廊初现汉阳龟山脚下,“汉阳造”开启中国近现代工业荣光。60多年前,“万里长江第一桥”飞架南北,建桥新村会聚来自全国能工巧匠,工厂、国棉一厂、汉阳特汽等大型工厂显示新中国工业力量。

从历史到现在,汉阳吸引并沉淀着无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汉阳造”工匠,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一代又一代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正会聚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助力“新汉阳造”加快崛起。

健民·葉開泰作为汉阳本土企业的优秀代表之一,孕育了无数个守得匠心、不忘初心的工匠们。而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健民集团首席技师、武汉市非遗技艺传承人——方庆祝。

一枚丸药传承匠心揉制44年

非遗传承人方庆祝:创新继承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一只竹匾,一把刷子,一罐清水,一碟药粉,在60岁的健民集团制丸大师方庆祝灵巧双手的抖动下,药粉逐渐变成一粒粒匀称饱满的药丸。

进入健民44年,方庆祝靠着匠心和一手水泛丸的绝活,让一大批叶开泰传统丸剂重现人间,不仅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助力,更让传统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年,16岁的方庆祝和其他31名少年一起进入健民,他被安排在制丸组做学徒工,师从老药工汪润芝。经过严格的选拔,方庆祝坚持到了最后,成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丸剂养健民”的说法,因为种种原因,丸剂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不少验方传承无人。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医药的复兴,企业也开始进行转型升级,丸剂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攻关重任就落在了方庆祝身上。

他与集团研发、生产人员一起,根据叶开泰老方开发了九制香附丸。净香附分成九份,分别用黄酒、食醋、盐水等9种不同方式炮制。炮制讲究时间,“春浸3日,夏浸1日,秋浸5日,冬浸7日”,浸足时间后,香附晒干加工成末,再炼蜜为丸。一份合格的丸剂制成需要足足一年时间。

近年来,在他和集团研发、生产人员的努力下,参桂鹿茸丸、益肾兴阳丸、槐角丸、耳聋左慈丸等一大批叶开泰的古方丸剂得以恢复面世,迅速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传承同时,他也一直在坚持创新,根据时代需要,参与古方二次开发工作。针对患者服用不便的问题,他和研发、生产人员一起,对古方小金丸进行改良试验,用手工的方式摸索出了现代化机械加工方法,成功研制了小金胶囊,成为集团重点产品之一。年12月,“小金胶囊”研发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汉阳造’转型升级‘新汉阳造’,传承很重要”,方庆祝说,工匠精神就是一代又一代的执着追求,每一代人都将技艺推向新的高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s/1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