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炮制,一题一味22
一题:谈九蒸九晒之利弊 在中药炮制中,其中之一的炮制方法是蒸制,有的品种在传统上要九蒸九晒,比如熟地黄、酒黄精、制何首乌、制槐角、酒萸肉、熟大黄等,历代备受推崇。它的优点是性平稳,多补益,降低其寒邪,特别是熟地黄、酒黄精等变得色泽更黑,味道更甜,补益性更强。可是,按照现行版版的《中国药典》而言,其弊端突出,主要是含量不易符合法定标准。这个问题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了,现代与过去的加工条件与方式已经截然不同了,也未必一定要九蒸九晒,能够达到透、熟、黑、亮、甜(部分)即可。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看采取哪一种方式去平衡了,尽量趋利去避。不得已,嘱咐用户在使用时再蒸一下。 一味:白茅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重点工艺 ⑴、拣去杂质,捋去残留膜质叶鞘。 ⑵、理顺用直线往复式切药机切10~15mm段。 ⑶、过宽0.5cm,长16cm的长孔筛,将不符合长度要求的再切。干燥后,置滚筒内,另放鸡蛋大小鹅卵石数块,旋转冲撞。 ⑷、风机吹去碎屑和膜鞘及毛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elanlan.com/hjpc/4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年版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