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酒泉见闻之四槐角
地暖太热, 所以事情不太多的时候,猫就在门上贴上手机号码, 在招待所的前台和院子里看看书,或者溜达。 有一天溜达得远了点,跑到部队家属住宅区。 那是一排排的二层小楼,看上去有年头了。 在每一栋楼前,都种了两排槐树。 树上挂满了黄的绿的槐角。。。 这可把猫给馋坏了。 犹豫良久之后,终于决定摘上一些回来炮制。 好在树不高,当地人似乎也不知道利用槐角, 所以伸手就可以摘到很多,稍高一点的跳起来也够得到。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干燥和冷冻, 这里的槐角几乎没有虫害,也没有霉斑, 并且被自然环境炮制的又干又脆, 掉在地上就像玻璃一样碎成几段。 相比之下,南京市区的槐树就差远了。 南京市区的槐树倒是有不少,但能结如此品相槐角的却不多。 前年冬天猫和刘新学医生一起制槐角茶,为了找槐角费了很大劲。 成贤街一路有槐树,可是天牛成灾,有的树已经不行了。 建邺路一带也有,但是行道树,树冠又高,采摘很不方便。 最后在南师大山阴路采了一些,因为连日阴雨, 槐角落了很多,挂在树上的被虫吃了一些,又霉烂了一些, 走完一条街只勉强采了一塑料袋。 后来还是刘医生扛了梯子到建邺路上摘了一些, 又在网上买了一些,才凑够了数量。 想不到在数千里之遥的甘肃, 居然找到了品相这么好的槐角, 真是以外的惊喜。 槐角的服法,有很多记载。 《遵生八笺》中有服槐实法。 把槐实(即槐豆)放在牛胆中渍浸百日,阴干, 每日吞一枚,据说可以百日身轻,千日白发自黑,久服通明。 但这个制法就不太能让人接受, 同时也不太好搞到原料。 这本书里还有“神仙服槐子延年不老方”,也是一种制法。 是在十月上巳日,用新磁器装槐豆, 以盆和其上,用泥密封,勿令走气。 三七二十一日后开取,去皮。 倒是挺简单的,但服法就有点儿折磨人: 从月初,日服一粒,以水下,日加一粒, 直至月半,却减一粒为度。 像猫这样不记数字的,大概会为每天吃几粒烦死。 不过,效果据说是杠杠的: 终而复始,令人可能夜看细书,久服此,气力百倍。 之前做槐角茶,制法比较讲究些, 要在冬至前后采摘新鲜的槐角, 进九后九蒸九晒,最后拌上蜂蜜,炒干制得。 服法却很平易近人, 只要时不时拈上几粒,泡上一杯茶即可。 所以现在做槐角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令。 但有胜于无,猫决定还是试一试。 槐角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主治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除了做槐角茶之外,著名的消痔中成药地榆槐角丸中也有用到。 用现代语言说,槐角有降血压清血脂的作用, 不过,做药用时必须有中医传统语言描述的症状。 因为槐角性凉,脾虚便溏者用之,反而加重不适症状。 通俗一点说,就是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人不适合长期服用槐角, 最适合用槐角的,是身体壮实、肠胃功能好、营养过剩的人。 《遵生八笺》的作者是闲散的士大夫, 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有钱有闲吃喝不愁追求小资情调的人, 这类人的问题不是身体营养不良,而是营养过剩, 所以服槐角可以给他们刮刮油,清清火。 他们不是为了满足低级的物质需要,而是更高的精神追求, 所以本来就是调整身体平衡的事情,就得包装成延年、通神、成仙。 这类人有时还会比较矫情,闲着搞些行为艺术, 所以可以时不时地泡点茶喝喝的事情, 也喜欢搞成一天加一粒,到月半再一天减一粒。 其实呢,作为普通人,猫就当成是业余的消遣玩玩, 比如隔三差五地泡两粒槐角尝尝,也无不可。 事事考虑功效,挺累的。 码字不易,欢迎赞赏!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c/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中药歌诀,建议你看完了也保存下
- 下一篇文章: 公开祖传秘方治癌千余例有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