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燕双飞微雨过,小荷翻领略飘洒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1215/5117681.html 新春二月,时令已到雨水,北方虽春寒尚在,但空气已渐渐蕴含了湿微之气。很快,就能迎来丝丝细雨了吧?不急,今天,竹风滴露带您共赏六首带“微雨”的古诗词,领略飘飞千年的微雨之美。 1最缱绻多情的微雨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在梦中我见到的是人去楼空的景象,酒醒后也只有重重帘幕空垂着。在这暮春时节,对她的思念之情再次涌上心头,令我倍感忧伤和惆怅。独自伫立在庭中,眼前是落花点点,细雨如丝缠绵不绝,只有燕子在雨中穿梭双飞,而她在哪里呢?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小苹那天,她身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衣衫,弹奏琵琶歌舞的样子。她是那么清丽美好,虽然没有和我说话,可指尖弦下流露出的无限深情我是懂得的。那晚明月娟娟,照着彩云样的佳人翩然离去。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重要作家,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人情感丰富细腻,工于言情,著有《小山词》,词作多怀往事,抒写哀愁,情浓意长,浅处皆深。 此词是作者旧地重游、思念一位歌女而作。或许并非仅是思念一个人,而是在特定的落花微雨景象前,难免伤感韶华易逝,追忆起自己人生中那些难以重来的美好时刻。其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引用五代翁宏《宫词》,成为此词点睛之笔,得以世代流传:落花含伤春之情,微雨藏缠绵之意;独立与双飞对照,加重了孤独的色彩和思念的浓度,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这无疑是一场缱绻多情的微雨,飘洒着无尽美丽相思。 2最不解风情的微雨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宋欧阳修 小院深深门掩亚。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 欲近禁烟微雨罢。绿杨深处秋千挂。 傅粉狂游犹未舍。不念芳时,眉黛无人画。 薄幸未归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红谢。 庭院深深,院门虚掩,却等不来相思之人归来。画阁的珠帘寂寞地垂着。已经快到寒食节了,一场微雨初停,院中绿杨如洗,树下秋千空空悬挂着。 院子中,只有蝴蝶仍在残花间流连,舍不得离去。芳华稍纵即逝,在这样宝贵的时光里,却没有人陪伴我,我也没有画眉打扮的心思。那辜负了我深情的人啊,春天都已经快过去了,你不知道那雨后的杏花都已经飘零凋谢了吗? 欧阳修(年-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文集》、《六一词》等。 此词是一首闺怨词,以一位深闺女子的口气,表述了她独守空闺无法排遣的寂寞忧愁。倘或晴日,或还可以到院中赏赏花,荡荡秋千,以消磨迟迟春日,可是偏偏又下了一阵微雨,虽细密温柔,但心绪不佳无心观赏,只能在画阁帘后闲坐,更添愁闷。雨停了,放眼院中,触目是草木湿碧,落花飘零,只有蝴蝶在为晚芳奔忙,孤独之感和愁怨之情不免倍增。与上首词相比,虽同是暮春之雨,带给词人的感受却绝不相同,上一首是相思,这一首是愁怨。可怜旧日深闺人!这是一场不解风情,助添凄清的微雨。 3最善解人意的微雨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宋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想当时我们依依不舍地分别,泪水带着腮上的脂粉打湿了衣衫,把那首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如今我身在异乡,山长水远之外,寄宿在旅途中的孤馆中,窗外的萧萧秋雨声响在耳边。 只记得惜别时伤心不已,愁绪萦怀,竟不记得当时把送别酒喝了多少。你们一定要记得给我写信啊,毕竟我去的只是东莱,可以鱼雁频传,好过那蓬莱的遥不可及。 李清照(年-年),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该词作于宣和三年(年)秋天,其夫赵明诚时任莱州守,词人从青州赴莱州途中,寄宿在山东昌乐驿馆时。表达了与家乡姊妹深切的感情。秋夜的微雨,在檐下淅淅沥沥,如同更漏,陪伴着不眠孤枕,不疾不徐,轻轻敲打着悠悠乡思。因为在前途有爱人可奔赴,在家乡有姊妹可传书,此时的词人是伤而不哀、思而不悲的。与词人后期那首著名的《声声慢》中“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雨不同,这场微雨是善解人意的,在深夜抚慰着旅人的思乡之心。 4最适时可爱的微雨 《阮郎归初夏》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院中的槐柳又高又密,洒下一片翠荫,枝间蝉鸣断断续续。南风初起,又到了五弦琴弹奏《南风》歌的时候了。碧纱窗下,香炉中的沉香缭绕着袅袅白烟。少女已稳睡多时,快醒的时候,恰好传来棋枰上落子的轻脆一声,少女一下子清醒了。 她发现窗外刚下过一场小雨,花盆中新开的小荷不胜水珠倾倒下来。而石榴花在青碧的叶子映衬下更显得鲜艳了,红得像火要燃起来。少女喜不自禁跑到屋外,伸出纤纤玉手去玩弄荷叶上的水珠,那些琼珠滚来滚去,碎了又圆,圆了又碎,多么有趣啊。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诗人、词人、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词是宋代闺情词中为数不多的一首格调清新明快、感情舒畅活泼的词作。色彩上浓淡互照:树碧花红,烟白珠莹;声音上虚实相间:蝉泉清脆,琴棋幽渺;形像上生动多姿:荷翻榴燃、珠碎复圆,甚至少女从午睡中醒来的那一霎那情态也栩栩如生,雨丝并没有惊扰她的午睡,醒来后她才发现:啊,下了一阵小雨!雨后的庭院一片清凉,花开得更好看了,于是忙跑出屋子来看花戏水。这是一场最适时可爱的微雨,给少女送去了最率真纯净的快乐。 5最活泼调皮的微雨 《泛小舟入莲荡微雨即事》汪莘 水光如锦叶如烟,微雨相从到洞天。 翠盖红妆无处避,一时挨入木兰船。 放眼望去,濛濛细雨将天空与湖面洇染一体,水面像锦缎一样泛着柔和的光,远方的荷田在细雨中也渺淼如烟。雨丝紧紧追随着我们的小船,仿佛知道我们要来的是最美的地方。这不,密麻麻的碧叶红荷没处躲雨了,一时间挤进了我们木兰小船。 汪莘(~)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布衣。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作品有《方壶存稿》9卷。 此诗由远及近,先写湖面烟雨微茫,如同锦卷,再写荷荡翠盖红妆,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手法,赋微雨为“从”,赋花叶为“躲”和“挨”,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美仑美奂的湖光水色、小舟莲荡微雨图。这场微雨不仅被赋予了生命,而且有好奇、亲人的性格,是最为活泼调皮的一场微雨。 6最珍贵无价的微雨 《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菱角的叶子穿过飘浮在水面上的浮萍,整个池塘如同碧绿的锦绸。池边盛开着蔷薇,沐着细雨,花枝离披。歌声美妙的黄莺在枝间千鸣百啭。微雨绵绵,整天下个不停。这么幽静美好的景色竟然没有人来看,只有一双双鸳鸯在水面上互相依偎,洗濯着它们那红色的羽毛。 杜牧((-),字牧之,杜佑之孙,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诗、文均负盛名,尤以绝句著名。 这首七言绝句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该诗色彩鲜明:以绿为主,红黄相衬。声音空灵:迷离的微雨落在水面几乎无声,只有水珠从蔷薇或菱叶上滴落的轻微的声音,此时那清脆的莺啼反而使得这后池更为幽静。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刺史之时,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看,诗中或许蕴含着孤独。但从一千多年后的读者角度来看,诗中又全无寂寞,反倒有独享这一方天地的幸运。这么美好的地方不似凡间,怎好有许多人来惊扰呢?秦观《春日》诗云: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蔷薇在细雨中尤其尽显那娇柔含情的意态,而菱叶浮萍也在细雨中更为生机勃勃,流光溢翠。黄莺在细雨中的鸣啭尤显清脆,鸳鸯在雨中浴衣更显情意绵绵。而那个独自看雨的人,已身入画中,细雨滋润着灵感,清幽美景沉浸着浮生安宁。这是一场最为珍贵无价的微雨,使齐安郡后池成为无数人的心灵洞天。 除了这些微雨,还有无数的小雨、细雨,在文字的历史时空上缠绵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沾衣欲湿杏花雨,扑面不寒杨柳风”,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苹上浅沙”,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无数美丽的、迷蒙的、如梦如幻的、情深意长的雨丝在诗词句中飘洒着,斯人斯景,令人沉醉。二月已来,春芳将至,细雨如斯,尽可相期。不知您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微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ijiaoa.com/hjpc/11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晨起坚持这样做,健齿补肾健脾,还能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